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日 · 載入完畢 0%. 撰文:朱海棋. 出版: 2021-07-01 00:01 更新:2021-07-01 12:50. 新冠肺炎侵襲香港一年半漫長戰疫醫護人員功不可沒。. 政府連續第二年向醫護人員特頒獎狀名單上乍見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但其上司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繼去年至今都 ...

  2. 2023年11月6日 · 張竹君獲樹仁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1.27與名醫林順潮同台領受.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3-11-06 17:25 更新:2023-11-06 18:27. 112. 香港樹仁大學將於本月27日舉行第49屆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以及立法會議員 ...

  3. 2020年12月7日 · 227.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由本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主持絕大部分疫情記者會匯報最新情況昨日6日有消息指出張的丈夫因腦癌病逝張竹君曾創下連續72天不休假的紀錄於丈夫患病期間亦繼續主持記者會談吐溫文有禮深受網民讚賞。 本地政界人士不分泛民、建制,紛紛於社交網向其表示慰問。 張竹君喪夫 跨派別政界人士表達慰問 . + 1. 同樣曾經歷喪夫之痛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張醫生幾乎每天出席政府於下午舉行的記者會,期間她的親人雖然病重、更要兼顧照料小朋友,但她仍然盡忠職守,其敬業樂業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葉劉又指,對張醫生及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並希望她節哀,千萬不要過勞,好好保重身體。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9月24日 · + 1. 歐家榮於第五波疫情曾傳確診. 除張竹君外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亦於2020年12月5日加入記者會的幕前工作兩位醫生風雨不改輪流與醫管局的醫生代表一同主持記者會匯報最新疫情。 而歐家榮更於上月底曾傳出確診消息,一度缺席430,其後相信是病癒「復出」,惟他在記者會上拒絕透露自己是否曾染疫。 2020年12月5日歐家榮醫生首次出度430記者會,當日他穿便服「上陣」,形象與日後的西裝look有很大分別。 張竹君曾自爆「唔係工作時間最長嗰個」 雖然張竹君是主持430的老手,但亦有說錯話被網民揶揄的時候,其中經典一幕是本月1日的疫情記者會上,當她回應兒童使用疫苗通行證問題時,一時口誤說出「冇電話可以用手機」的金句,翌日要為此認錯。

    • 腦瘤六大須知
    • ●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很多,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生命
    • ▼患腦瘤高風險因素:(按圖 👇👇👇)
    • ▼腦瘤可引致的併發症:(按圖 👇👇👇)

    1. 腦瘤是什麼? 腦部約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而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每個半球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葉、顳葉及枕葉,各自控制身體不同的機能。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會形成瘤塊,出現腦腫瘤。 2. 腦瘤等於患腦癌? 據香港防癌會,腦癌並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為什麼有些患者進行「開刀」手術後便痊癒,部分患者則會不斷復發,甚至奪去性命?其實腦瘤只是一種統稱,可分為不同種類的腦瘤,嚴重程度亦不一。腦瘤有機會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即俗稱腦癌)。

    腦部空間有限,當空間被腦瘤佔據,便會壓迫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各項功能,即使是良性腦瘤也不能掉以輕心。 3. 腦瘤的高風險因素是什麼? 腦腫瘤的成因至今未明,惟少數病例相信與先天性、遺傳或化學因素有關。以下的高風險因素或會增加患上腦腫瘤的機會:

    4. 腦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失平衡? 腦瘤先兆一般難以察覺,有部分患者更是毫無徵狀,往往在身體檢查時,或症狀發展得和中風相似,例如手腳無力、言語混亂、臉歪嘴斜才感到異常。 再者,腦部不同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所以徵狀都與腫瘤位置、性質及大小有直接關係。舉例而言,良性腦瘤長在運動區附近,有機會壓迫到掌管運動的腦區而造成患者肢體無力,手腳無法活動。又或腦瘤長在腦下垂體,可能會影響內分泌,使女性的月經失調。

    6. 腦瘤有什麼檢查方法? 如果出現上述腦瘤病徵,應及早檢查。常見腦瘤檢查包括臨床檢驗、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掃描、血管造影、光譜圖掃描、腦部活組織化驗等。 懷疑罹患腦瘤時,醫生會安排以下檢查: 神經學檢查:檢查平衡、肌力、協調、反射、視力、聽力;預測哪個腦內部位受損。 影像學檢查:最常用來評估腦瘤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攝影。如果懷疑腫瘤來自其他器官轉移,那就會針對某些部位做影像檢查,像安排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肺癌或腹內腫瘤,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是否有乳癌,或是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直腸癌。 相關文章:【癌症】頭痛持續亂說話腦瘤10大徵狀 或因5類癌症轉移到腦引致 腦瘤暫未有預防方法,但大家也有一些可避免的腦瘤高危因素,如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若懷疑出現病徵應及早...

  6. 2021年9月17日 · 食安專員徐樂堅10月接任防護中心總監 張竹君鄺國威署任兩周. 撰文:朱海棋. 出版: 2021-09-17 18:47 更新:2021-09-17 20:53. 9.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即將退休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下周二21日升任署長。. 《香港01獲悉總監一職將由食安專員徐樂堅接受10 ...

  7. 2020年11月2日 · 近月常在記者會上交代疫情情況的張竹君醫生今早2日卻在高等法院出現原來她是DR醫學美容誤殺案的證人之一張作供約半小時便完成證供離庭時卻在法院升降機內巧遇男粉絲」。 對方一眼認出張後,即舉起手機欲「selfie (自拍)」,在場記者馬上提醒法院內不可拍照。 男「粉絲」終忍到法院大樓外,終後成功「集郵」,並向張說:「加油! 」張之後亦向記者透露,她昨日在記者會上已「咩到講晒」,故今天不會有疫情記者會。 DR醫學美容集團8年前發生美容事故釀1死2傷殘,集團女醫生麥允齡被控誤殺案續審,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當時亦有份調查,故被控方傳召作證。 張竹君在高院被男粉捕獲經過. + 6. 男粉見張即舉機欲自拍. 張今日約10時左右開始作供,約半小時後作供完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