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日 · 急診室中最常見的處置是傷口縫合」,一般急診病患有外傷如撕裂傷的情況通常不會被推到手術房而是在急診室就直接進行處置。 然而傷口縫合是屬於健保代碼226中的治療處置,並沒有歸類在健保代碼227的手術項目中,但處置過程中還是有符合麻醉、切開、縫合等定義,若是民眾要求在診斷書上寫「縫合手術」,急診科醫師大多是會同意的,但林逸婷強調還是要尊重醫生的專業診斷,而是否能理賠則仍是端看保險公司的認定。 另一個常見但卻常被民眾忽略權益的治療是「脫臼復位術」,脫臼復位有被歸類在227的手術項目中,舉凡下巴、肩關節脫臼,或是因運動打球而造成的手指脫臼等,也都會在急診直接處置。 由於不會進開刀房,也沒有見血,跟一般民眾想像中的手術有落差,反而容易忽略自身的權益。

  2. 2019年5月1日 · 劉昶德笑說,這樣投保順序的錯置,就像是把錢全花在名牌大衣上面,卻連褲子都沒得穿,又何談完整保障?. 所以在規劃保單的時候,應該──先求全再求多。. 高秉通訊處從銜接訓練開始,便落實「前、中、」醫療需求的觀念普及,分別是:. 治療前:診斷 ...

  3. 2019年2月1日 · 研究指出主動脈剝離在病發時有96是突然發作的劇烈撕裂性疼痛且因為不易診斷而極具致命性危險且動脈剝離後因為無法提供心臟足夠的血液或是主動脈破裂可能很快會致命依據史丹佛研究將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與B型依據主動脈剝離部位而定

  4. 2022年2月1日 · 2022 年 2 月 1 日. 0. 4183. 一般骨折大多是由外力導致,如車禍、高處跌落、運動傷害等衝擊,導致骨頭斷裂,而人體的骨量在30歲之後會逐漸減少,要是流失過快,就會使得原本緊密的骨頭開始產生空隙,這便是常聽見的骨質疏鬆症,也是導致老年族群容易暴露於高骨折風險情境中的隱形殺手。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的住院就診統計,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分別為前臂、股骨以及小腿(包含腳踝),該年度有10萬4,873位民眾因為這3處骨折就醫,其中男女占比分別為43%與57%。 老年女性的骨折風險與生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女性停經,體內荷爾蒙降低,讓身體骨量流失更加劇烈,也就是說,相較於老年男性,老年女性的骨折風險更高。

  5. 2019年4月1日 · 此種手術治療原理和聚焦太陽光相似,不需要開刀、不用流血,用超音波聚焦在腫瘤處,使焦點區產生高溫,破壞腫瘤細胞,因此此手術也被稱為無創手術。 雖然被稱為「刀」,治療過程卻不用開刀,比起一般開刀手術或微創手術,海扶刀不但對正常周邊組織傷害較小、沒有傷口、治療時間較短,甚至不用麻醉、當天門診手術就可以直接回家。 對於患者而言也將是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女性子宮肌瘤患者透過海扶刀手術,也不會造成肚皮的傷口。

  6. 2022年3月1日 · 臺灣平均每天都要進行5,800多起手術,隨時都有人可能因為生病或受傷而躺上手術臺,無論男女老幼,其實都該為自己預先準備好一筆健康保障費用。三商美邦人壽1615通訊處業務經理周曉嫺認為,業務人員需要更精進專業能力,才能保障客戶的權益。

  7. 2023年4月1日 · 日前剛度過56歲生日的知名臺語歌手詹雅雯可謂命運多舛,繼2021年罹患帕金森氏症而左腦中度萎縮,又發現腦部有3顆動脈瘤,因為手術效果不佳,預計今年可能還要第3度動刀,而且可能像前2次動刀一樣出現大出血。. 動脈瘤並不是腫瘤,而是因血管壁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