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重新擁抱期待已久的購物體驗。隨著全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消費者正尋求改善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香港人越來越傾向以「零售療法」來關愛自己。因為不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被迫改為網上購物,因此無論是購買新衣服還是獲得珠寶首飾,其消費模式均表明消費者正準備在網店及門市消費,以時尚的一面踏出家門。
    • 消費者渴望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展現最佳狀態。自防疫措施放寬以來,化妝品和美容服務的消費同樣顯著增加,反映出香港人為迎接社交活動而熱衷打扮。從2022年5月至年底,美容相關消費每月平均水平比2019年同期高出近兩倍。
    • 飲食習慣轉變。香港人的飲食習慣在後疫情時代持續轉變,雖然外出用餐仍然是香港社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疫情期間收緊防疫措施的環境下培養了香港消費者自己下廚。
    • 寵物獲得更多關愛。在疫情期間,旅遊限制以及混合和遠程辦公模式使香港人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寵物,寵物相關產業的支出因此增加,而這一趨勢亦同樣反映在其他地區。
  1. 2024年4月11日 · 去年因「換血逆齡」登上各大外媒頭條的美國科技富豪Bryan Johnson,近日分享6年來的容貌對比相片,多數網友卻嘲:「老得更快了。 6年容貌大變 Face ID認不出. 現年46歲的Bryan Johnson昨日(10日)在社交平台 X 上發布三張照片,展示自己從2018年(做逆齡治療)到2023年、2024年(接受治療)的面部變化。 並配文說:「就連我的Face ID也很困惑。 我正在轉變……」 點擊圖片放大. 網友:「老得更快」 他還讓網友投票選出自己哪個階段的狀態最好,最終結果顯示,在43972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51.3%的人都投給了未做抗衰老的2018年,2024年得票率39.3%,2023年為9.3%。 點擊圖片放大.

  2. 2023年9月28日 · 做身體檢查 宜先買危疾和醫療保險. 身體檢查時可能發現一些小毛病,如壞膽固醇過高、脂肪肝等,而於購買危疾和醫療保險時,客戶須主動向保險公司披露相關診斷結果,否則或被視為隱瞞「重要事實」(material facts),因而令保單失效或索償被拒。 與此同時,由於身體檢查會暴露了一個人的身體小毛病,這將會導致保險公司嚴格檢視受保人的身體狀況,例如若果驗到脂肪肝的話,危疾保險或許會將整個器官相關毛病都會列為「不保事項」,或者會徵收額外保費;又以女性為例,若果乳房驗到一些良性「水囊」,往後相關疾病例如乳房或成為不保事項。 因此,身體檢查邊間好、體檢中心還是醫院身體檢查套餐好等問題固然重要,但消費者在進行身體檢查前,宜先投保醫療保險或危疾保險,減低「不保事項」出現之機會。

  3. 2023年5月18日 · 發布時間: 2023/05/18 15:06. 最後更新: 2023/05/18 15:09. 分享:. 儘管電子支付十分盛行,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仍有不少場景以現金支付及找贖。.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 ...

  4. 2018年11月12日 · 1. 清楚醫保概念. 一般而言,醫療保險主要保障受保人沒法預測的醫療服務和財務風險,按照合約所指,以月繳或季繳方式支付保費,以減輕因「醫學需要」而要治療或住院的費用。 2. 了解「醫學需要」定義. 不同保險公司對於「醫學需要」定義均有不同的解讀,以保險公司友邦為例,指的是「醫療服務、診斷或治療是與專業醫療慣例一致;均為必須及不可以在較低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下進行」,才會為受保人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或開支作出賠償。 3. 留意不保事項. 在眾多的醫療保險選擇中,受保人除了需要了解保障範圍內的賠償外,知道那些不受保項目同樣重要,以整形手術來說,大部分的醫保也是不承保的。

  5. 2018年11月30日 · 首先你要去一間位置唔太方便嘅康文署體育館,最好唔好揀市區,或者係市區但比較山旮旯嘅體育館,例如順利體育館。 第二,日子方面最好揀星期一至五(避免黃昏時間),或者周六、日晨早時間,因為會無咁多人爭。 同埋最好去一間體育館會連住搞幾場嘅簡介會,因為候補一場衰咗,仲有另外一場,而候補人龍係順住落。 之後就係排隊時間,如果唔係多人嘅繁忙場次,早一個鐘排隊就OK,其他時間建議早兩個鐘之前,當然,愈早排隊就愈大機會執到雞啦。 去到體育館,通常已經留咗一排櫈畀輪候人士等候。 通常喺個簡介會開始半個鐘之前,職員就會派登記表畀候補人士,如果簡介會係多人放飛機,就愈多人執到雞,而康文署容許原中籤者最多遲到15分鐘,所以係見到唔少人係臨尾一分鐘衝綫嘅有趣現象。

  6. 2024年2月23日 · 但理財不分年齡! 任何時候都可起步。 今次個案年屆36歲終開始有積蓄,想45歲「財富自由」,看看龔成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女,而家36歲,都算係有份穩定職業。 因為岩岩終於還清哂筆債務。 積蓄暫時11萬左右. 最近半年開始研究投資,想希望自己45歲左右,可以做到財務自由。 目標:頭幾年run 到50萬先. 求指教. 龔成︰.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現金流」方法。 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 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 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