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德國漢莎航空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5日 · 以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所屬的星空聯盟為例,縱使其直航網絡覆蓋最多的德國城市,天合聯盟和寰宇一家的航班亦能從其他國家飛往該國的主要機場。

  2. 2020年5月13日 · 航空業停罷,但仍然能在航空股當中找到機遇。. 鑒於大部分航線實際上已經停罷,對於投資者來講,現時航空股似乎並非理想投資領域,但行內部分企業長遠而言能夠生存下來,甚至大展拳腳。. 如果我們突破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的框框思考,我認為維珍銀河 ...

  3. 2022年12月23日 · 近日有指中港最快2023年1月9日通關,市場憧憬內地旅客重臨香港振興消費。 近日九倉置業(1997.HK)、莎莎國際(0178.HK)股價未通關先興奮。 不過,內地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防疫,已經民窮財盡,須創造新一輪資產價格膨脹,始能產生財富效應刺激消費。 否則,投資者不應該在現時買入九倉置業、莎莎國際。 筆者對於中港通關後,內地旅客重臨香港的憧憬抱懷疑態度。 因為內地實行防疫措施超過兩年時間,已經導致內地經濟凋敝,還有錢來香港消費嗎? 不過,如果投資者仍然相信內地豪客仍然實力雄厚,不如讓數據說話,看看會令到這班樂觀投資者改觀。 內地對奢侈品需求減少. 先看看內地其中一個奢侈品銷售渠道,即位於內地的免稅店在2022年的奢侈品銷售表現。

    • 業績比拼
    • 成本降惟仍大於收入
    • 收入回復至疫前一半水平
    • 結語

    今年首季業績表現方面,南航優於另外兩家內地航空公司,期內收入上升0.53%升幅至212.5億元(人民幣.下同),勝於東航和國航的收入分別下跌13.3%及15.5%。 三家內地首季合共虧損逾140億元,其中,南航和東航的虧損皆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南航首季虧損由去年同期的52.64億元,收窄24%至40億元;東航亦輕微收窄3.25%至38億元。然而,國航的虧損則擴大29.2%至62.08億元。 國航首季業績表現較為遜色,南航則明顯優勝,因此三家公司公布首季業績翌日(4月30日)股價表現榮辱互見,南航股價跌1.3%,收報5.28元,跌幅較大市同日的1.97%跌幅為低,東航跌1.45%;國航則跑輸大市,跌幅近2.4%。 表: 三家內地航空首季業績比較 資料來源:公司業績報告

    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下,三家航空公司積極控制成本,今年首季的營業總成本均下降,其中東航減幅最大,為8.2%,達到204億元,其次是南航,跌幅6.5%至270億元,國航則按年減少3%至231億元。 不過,三家航空公司期內營業總成本支出高於收入,這是仍然處於虧損狀態的主要原因。 南航首季收入升幅和成本跌幅並不算顯著,但虧損卻能顯著收窄24%,部份原因是錄得6600萬元投資收益,而去年同期則為投資損失約6億元。 至於國航虧損擴大除了是因為收入下跌15.5%之外,並因信用減值損失523萬元,去年同期則為近1700萬元信用增值。

    由於全球人口流動尚未回復正常,國際航空運輸業仍然受影響,三家航空公司的業績當然亦未回復至疫前水平,但與2019年首季業績比較,東航和國航的2021年首季收入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近45%,而南航則相當於56.5%,反映南航的復甦能力較強,相信是因為其國內航線佔比較高,以及貨運規模較大所致。

    疫情對航空運輸業的最壞時期雖已過去,但衝擊並未完結,尤其是近期疫情反覆,部份國家出現變種病毒。此外,國際油價回升,由去年底每桶50美元附近,近日反彈至65美元水平,油價上漲推升飛機燃油成本,連同其他固定成本支出,以致航空公司仍在「燒錢」。即使收入尚未追及2019年的水平,但如能夠幾乎抵銷營業成本,航空公司的經營壓力才算是開始消除。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

  4. 2021年5月13日 · 對AerCap的投資就是看好往後不斷增長的需求,而且無需在航空公司中挑選贏家和輸家,因為公司就是全球航空業最重要的飛機供應商。

  5. 2020年3月23日 · 投資回報. 數據來源:AASTOCKS. 雖然中銀租賃的業務增速有所提升,但論股東所享的最終回報,中飛租賃依然較優勝。 不過,若看兩間公司的資產回報率,其實中銀租賃的資產回報更為吸引,比中飛租賃要高出150個基點。 中銀租賃的優勝表現就可以歸因於集團更強勁的融資能力,可運用成本較低的負債來承托優質的租約組合,實現較吸引的資產回報。 至於股本回報的差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飛租賃的擴張策略較為進取,用槓桿將遜色的資產回報顯著倍大。 截至2019年12月底,中銀租賃的長期債項對股本比率只有約253%,但中飛租賃的數值卻有約900%。 槓桿運用在順境之中容易帶來可觀的吸引回報,但逆境來臨之時,財務穩定性才是生存的關鍵。 武漢肺炎大流行下,環球航空業所受打擊之沉重可謂十年一遇。

  6. www.hkmoneyclub.com › 2020/01/10 › 航空股比併:國泰vs航空股比併:國泰VS新航

    2020年1月10日 · 亞太區之中,國泰航空(SEHK:293)及新加坡航空(SGX:C6L)均為實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到底哪間更值得投資呢? 以下由三個財務角度去拆解一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