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忠意旅遊保 相關

    廣告
  2. 懷孕22週起可為孩子投保,提供無限次嚴重疾病賠償,守護孩子一生,受條款約束,請參閱網頁。 即日起至24年6月30日,成功投保可享高達8%首年保費回贈!

  3.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睇睇經驗證嘅顧客評價,book酒店前作精明抉擇!

搜尋結果

  1. 智慧旅遊方面我們於去年9月推出首個官方旅遊着陸網站@香港」 (visithongkong.gov.hk),方便剛抵港的旅客以流動裝置瀏覽實用的旅遊資訊,包括口岸設施、香港景點和盛事、往來旅遊熱點的交通資訊、購物及景點優惠等,協助旅客更好規劃在港行程。 現時抵港旅客已可在香港國際機場、高鐵西九龍站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登入免費的「Wi-Fi.HK」服務,通過它所提供的連結,直接打開着陸網站。 我們正計劃將此服務擴展至落馬洲支線等其他跨境口岸。 我會繼續推動各政策局及部門加強合作,攜手豐富本港的旅遊項目和節目, 完善旅遊配套,為市民和旅客帶來更愉快的體驗。 2019年6月9日.

  2. 要提供優質的旅遊服務我們必須做好交通住宿出入境及其他相關的配套當中也涉及多個政策局和部門的工作。 我會繼續密切關注各項優化措施的推行情況及進度。 我相信只要我們發揮團隊精神加強統籌各部門的分工和合作在群策群力下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再上層樓讓訪港的旅客能夠更好地體驗獨一無二的香港地文化歷史和風貌。 2017年10月8日.

  3. 「一帶一路」提倡的「五通」其中以設施聯通先行,根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亞洲地區至2030年前對於基建投資的需求每年便高達一萬七千億美元。 要順利推行這些基建項目,便必須要有相應的財務和保險安排,緩解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使項目更具融資吸引力和商業可行性。 跟其他任何專業一樣,要成功推動保險業持續發展,人才始終是關鍵。 為了吸引更多新血入行,兩年前政府便推出了五千萬元的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提供更多專業培訓、資助實習等的機會,政府會繼續與監局緊密聯繫,加強人才培訓。 隨著以上各項策略及工作的展開,我相信本港保險業發展將可再上一層樓,香港金融服務業可以更多元壯大的發展。 網誌刊出之際,我和多家數碼港和科學園的初創公司已離港前赴天津參加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4. 2023年2月5日 · Blog. With full resumption of normal travel, let’s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and stabilise the economic recovery momentum. After three years of difficult times from the epidemic, Hong Kong has been progressively resuming quarantine-free travel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ince the end of last year.

  5. 這項計劃適用於各行各業,合資格企業須在2019年底前最少已營運三個月,並自今年二月份起任何一個月的營業額較去年任何一個季度的平均每月營業額跌最少三成。 貸款的年利率為最優惠利率減2.5%,換言之,貸款的實際利息為2.75%,擔保費全免。 每宗申請的最高貸款額為有關企業的六個月僱員薪金及租金的總和,或四百萬港元,以較低者為準。 企業亦可選擇首十二個月還息不還本,以減輕即時的還款壓力。 此外,我們還把現有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中,八成及九成擔保貸款的上限分別增加至1800萬元和800萬元,並提供最多三厘的利息補貼,以讓其實際貸款利息與百分百擔保貸款的息率水平相若。

  6. 反觀內地已有效控疫且民眾恢復出行如果香港也能管控好疫情便可透過旅遊氣泡安排讓持有健康碼的港人到內地和澳門公幹和旅遊並通過同樣安排讓內地及澳門的商務和遊客來港這將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我們的商貿活動並幫助旅遊零售及餐飲等行業及相關的打工仔提高收入。 如果能做好這兩個循環,以內地龐大的市場規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空間,本港經濟有望較早復蘇,市民、商店以至企業的收入才能有力地恢復,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改善民生。 而類似的安排也可逐步延伸到亞太區內其他疫情受控的地方,進一步促進商貿旅遊的恢復。

  7. 在一月下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港爆發後,整個社會忙於應對,經濟和生活大受影響。 抗疫、防疫等工作一直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調整,正當疫情逐步趨穩的時候,近日境外港人相繼回來,為相關工作帶來新一波的挑戰。 不過,在早發現、早識別、早圍堵及早治療的方向下,只要全社會持續不懈地一起努力,相信一定能夠有效管控疫情。 接受家居檢疫人士須知. 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重創環球經濟。 不少國際組織和經濟學家都對前景感到悲觀,並警告今年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為了穩住巿場信心,全球多國均先後宣布減息和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力度是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多國政府更同時推出大規模財政措施,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可見形勢相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