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7日 · 失眠可能只是症狀. 張漢奇稱,病人往往以為自己只是失眠,疏忽了引起失眠的原因,但若沒有處理真正的病因,失眠問題便難以有效解決,就算使用安眠藥亦只是治標不治本。 張漢奇分享,有一名病人十多歲時因為失眠而使用母親的安眠藥,持續10年依然用藥幫助睡覺,用量亦由最初的1粒增加至後來的超過10粒。 直至兩年前才求醫,始發覺她年少至今一直覺得不快樂,人生無意義,診斷她有抑鬱症,接受治療後人開心了好多,安眠藥量亦減至1粒,估計不久將來可完全停藥。 日間精神好便是睡得夠. 失眠並不是必然,張漢奇說,如果經常失眠,包括「瞓唔着」、「睡得唔冧」、「經常紮醒」或太早醒來,又或失眠影響到日常生活、社交、家庭及工作,便需要正視,及早求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便能安眠。

  2. 2019年7月11日 · 3個你要懂的心理學智慧.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書籍《快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對投資、市場學、經濟學的影響極為深遠,作者相關的研究更令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以下會簡介的書本中一些簡單的心理學概念,以及如何運用書中的內容助你作出更佳的 ...

  3. 2019年7月19日 · 用以命名這個現象的心理學家 Dunning 和 Kruger 分析,新手之所以高估自己的能力是因為他們缺乏對領域平均水準的認知。 就像有個少年讀了幾本科普讀物,就以為那是科學的全部,也不知道真正的科學家是如何辦科學。 這就像我們常說的「識少少扮代表」或「坐井觀天」。 這個有趣的現象甚至可以展示在圖表上。 這條 DK 曲線顯示,初初涉足某個範疇時,人的自信會登上「愚昧之峰」(Mt. Stupid)。 之後見識變多,就會驚覺天外有天,自己實在微不足道。 幸而,隨着日積月累,自信和實力就會慢慢攀升至合乎比例的水平。 這樣看來,其實識少少而沾沾自喜也不是太大問題,因為只要保持開放的心不斷學習,實力種會慢慢進步。 如同 Dunning 和 Kruger 所說,過分自信源自於缺乏對真正高手的水平的認知。

  4. 2023年8月25日 ·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西密歇根大學和中國貴州財經大學的學者本月發表 最新研究 ,顯示YouTube和 TikTok等短視頻通過「短時間的刺激」吸引用戶,容易讓人產生上癮行爲。 該研究對中國和美國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過度觀看短視頻的原因是:為了娛樂、獲取新知識以及建立和維護自己的社會身份。 浙江大學2021年的 一項研究 也表明,觀看抖音短視頻的人,其大腦與成癮相關的區域高度活躍,有些人難以控制自己何時停止觀看。 19%青少年一直看YouTube.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4月份發布的數據,YouTube是美國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19%的青少年表示他們幾乎一直在觀看YouTube 。 當孩子們做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時,例如閱讀或解決數學問題,就要用到定向注意力。

  5. 2019年6月14日 · 發布時間: 2019/06/14 20:00. 最後更新: 2019/06/14 20:33. 分享:. 哈佛醫學院:每25個人有一個人毫無良知. 任教哈佛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專家Martha Stout,在畢生研究結集《The Sociopath Next Door》(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中指出,現世代每25個人中,就有一 ...

  6. 2020年9月5日 · 1.情緒問題. 研究發現拖延是源自個人情緒而非時間管理的問題。 拖延可讓當事人暫時拋開情緒的困擾,而不須面對設定的責任。 2.逃避任務. 因為不相信自己喜歡做該任務,為免令自己不快而選擇逃避或推遲任務。 3.完美主義. 不少拖延者會有完美傾向,對於他們來說不處理比起做不好某項工作較容易接受。 4.思想固執. 拖延或與一些不健康或固執的思想習慣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愈多的自我反省或負面思想,個人愈缺乏自信,更難有動力完成任務。 5.專注力不足. 拖延也可能與患有專注力不足、強迫症、焦慮症或抑鬱症有關,以致執行能力出現問題。 【臨床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改善拖延行為: 下一頁 】 撰文 : 鄭健榮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管教 職業治療 抑鬱症 專注力不足. 請選擇文章.

  7. 2024年2月12日 · 近年來,職業倦怠(job burnout)成爲廣受熱議的現象,許多人發現自己在職場精疲力竭,無法對工作提起熱情。 返工返到頹,要如何調整心態? 心理學家表示,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不要懼怕向身邊人求助。 美43%上班族感職業倦怠. Vox引述Slack未來論壇的 調查 發現,約43%的美國辦公室職員「在工作中感到倦怠」。 Glassdoor的數據也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2年員工評價提到倦怠的次數增加了40% 以上。 Capital One Business 的調查指出,全美42%的小企業主表示經歷倦怠,53%的人稱倦怠阻礙了他們業務的成功。 進入社會後缺少導師 孤立無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