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二利不圓滿則不能成佛因此經中說菩薩應勤修福智資糧並非不需修習世俗行品。 《聖虛空庫經》云: “ 由慧智故,而能遍捨一切煩惱;由方便智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

  2. 消文 32 P29 L11 – P30 L6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如是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 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起敬重。

  3. 廣論消文 29-1 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消文29-1.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 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

  4. 2020年12月25日 · ⑥觀待三學數量決定. 佛薄伽梵略說六度總嗢柁南,最勝紹尊63如佛密意而為開解,解釋如是重要因相,令發定,即此數量決定道理。 對於佛陀略說的六度總綱,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中依佛密意開顯、解釋了六度之所以重要的理由,目的是為了引發他人不可奪的智慧,其內容即是六度數量決定之理。 63.最勝紹尊: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紹”即承繼之意。 若於此理獲勝定解,則執六度修持為勝教授故,當得定解。 其中分六。 如果對“六度數量決定之理”獲得了殊勝定解,就會將修持六度執為殊勝教授,因此必須力求取得此定解。 換言之,只要對以下的道理思惟透徹,就會生起感受,而將六度執為殊勝教授,即對原先並不重視的六度,執為極殊勝的實修教授。

  5. 2020年5月24日 · 習,多修習,靜息之心。. 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非所欲,然須受苦,任赴何處,不能脫故。. 這是說,對十不善業及前述的種種罪惡,連動機也不要生起。. 應該要多多修習靜息罪惡之心,從意念上根本斷除。. 如果不這樣遮止惡行,將來必定會感得 ...

  6. 2020年10月27日 · 如《親友書》云: “ 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貪欲並疑惑,知如是五種蓋,劫善法財諸盜賊。” 「貪、瞋、睡眠、疑悔、掉舉」五蓋,這五項在修定的時候是最大的障礙。

  7. 新譯廣論. 有鑒於此,佛陀在《悲華經》(梵:karuna-pundarika-sutra,又作《大乘悲分陀利經》。 此經是開示阿彌陀佛及釋迦佛等本生,並以開示淨土成佛與穢土成佛的關係,由此彰顯釋迦如來于穢土成佛的大悲)。 《如來出現經》云:“若諸如來出現於世,非一因緣。 何以故? 最勝子,諸如來者要以十億無量正因乃能成辦。 何等為十? 謂以無量福資糧圓滿正因。 ”乃至廣說。 《如來出現經》說:“諸佛並非僅以一個因緣而出現於世間。 為什麼呢? 最勝子(佛子),諸佛需以十億無量正因才能成辦。 何等為十? (何等為十:十億無量正因是指哪些呢?

  1. 相關搜尋

    應智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