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0年代中英談判啟動後香港的政制發展──包括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的產生辦法──作為一種特殊憲制安排持續引發香港社會深入討論香港的立法機關──包括回歸前的立法局和回歸後的立法會──也對該問題進行了持續辯論本套書蒐集了大量香港立法機關會議過程正式紀錄系統地提供了相關的辯論資料方便讀者了解香港社會各界對該問題的不同立場觀點和理據。 本套書的內容編排既考慮時間順序,又兼顧主題。 回歸前的部分共分為三卷:第一卷集中於1985年至1990年的港英代議政制改革和《基本法》起草相關安排;第二卷集中於1992年至1994年的彭定康改革方案;第三卷集中於1994年至1997年的香港過渡期相關問題。 每卷均設有導讀,介紹該時期的社會政治背景及辯論圍繞的主要議題。 本書即為第一卷。

    • 概览
    • 内容简介
    • 图书目录

    2019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

    《香港政制发展历程(1843—2015)》是2019年1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凤超。

    《香港政制发展历程(1843—2015)》把香港的政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843-1985是香港政制的漫长停滞期;1985-1997年是匆忙的政改期,而自回归以来则是政制发展期。

    《香港政制发展历程(1843—2015)》作者在从事香港工作的二十余年间(1989年至2010年),基本上没有离开过香港政制发展这一领域,包括中、英双方的有关谈判。由于有亲身参与,对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来龙去脉,能够有较透彻的分析。

    引言 香港政制发展问题的由来

    第一章 漫长的停滞期(1843-1985)

    一、港督的产生

    二、立法局的演变

    1.初期的立法局

    2.首次引入“非官守议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部门的总称,可简称为香港特区政府。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成立,取代原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港英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只是指香港的行政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是中华 ...

  3. 25000.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品目录. 3 创作背景. 4 作品思想. 5 作品评价. 6 作者简介. 7 专家解读.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该书全面回顾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指出发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对保障香港居民民主权利实现良政善治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1-2] 该书全景式展现了自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至今整整180年来香港政制发展的真实图画,摆事实,讲道理,夹叙夹议,义理兼备。 白皮书正本清源,还原真相,明辨是非,给人启迪,也给人信心。

  4. 香港政治改革,一般简称为政制改革或改,通常指香港主权移交后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而制定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发展的改动。

  5. 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是2009年广东省出版集团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曼容本书主要介绍了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的历史政制模式以及政制特点

  6. 中国香港. 内 容. 阐述来年施政重点,涉及民生的相关热点.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历届要点.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曾荫权展示2005年施政报告. 在英治时代,香港总督定期向香港立法局宣读施政报告。 由于立法局的年度会期在每年10月开始,所以港督宣读施政报告的时间会在10月立法局复会的第一日。 最初的施政报告源自 英女皇 的“Queen's Address”, 六七暴动 后,港督 麦理浩 首次于1972年10月18日在立法局解释施政,直至1976年定名为“Address by the Governor”。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后,香港行政长官依照旧例,在每年10月立法会复会时宣读施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