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政府創業基金申請 相關

    廣告
  2. 商機就在眼前,立即申請成為八達通商戶,安裝八達通讀寫器! 商用版八達通App結合「轉數快」,隨時轉賬收款至銀行戶口,賬戶總額實時更新,結算更靈活快捷。

    • 八達通App全新面貌

      新增自訂常用功能,用落更方便順手。

      按找你的需要,將常用功能放喺主頁。

    • Key functions

      Receive payment via the App

      Receive payment via Mobile POS

搜尋結果

  1. 12/12/2023. 專責小組主席出席SmartConnect成果分享會.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李正儀博士出席資助項目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成果分享會並指出項目從多方面幫助長者善用數碼科技社創基金樂見長者和青年緊密溝通雙方都獲益良多詳細內容. 30/11/2023. 「社創嘉年華展示社創基金十年工作成果. 社創基金成立十周年宣傳活動「社創嘉年華」已於2023年11月24日至26日於中環街市舉行。 「嘉年華」以「創新創效助扶貧」為主題,設置近20個攤位,展出多項應對社會需要的創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詳細內容. 20/7/2023. 推廣永續生活並為弱勢婦女賦權.

  2. 截至2024年3月創新計劃之下獲資助的項目共500個包括經由協創機構資助的493個項目、 透過協同創效平台資助的兩個項目 、 以「按效益付費」模式資助的一個項目 ,以及 四個以推動跨代數碼共融為主題的創新項目 。. 新近獲批項目的詳細資料將陸續 ...

  3. 創新計劃任何機構或個人如有應對貧窮問題的創新良方欲尋求資助以開展創新項目可直接聯絡負責的協創機構申請資助有關協創機構及其項目的資料請瀏覽 協創機構項目個別協創機構項目的安排不盡相同歡迎你直接向負責的協創機構查詢詳情向社創基金申請資助項目成為創新項目執行者 (Social Innovation Implementer)須具備甚麼資格? 個人/公司/非政府機構/非政府機構以外的公司或團體可否申請? 社創基金接受所有能提出創新意念回應本港貧窮問題的人士,包括個人、非政府機構以及商業機構申請。 若為牟利機構,對其股東或成員所能攤分的利潤將會訂明比率上限,利潤的其餘部份應再投放於社創基金資助的項目。 大型非政府機構 (NGO)或現有社企申請社創基金時會否較有利?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現時有六個適用於社會企業家的政府資助計劃社會企業家可以根據其項目的性質向相關的計劃申請專責小組在為社創基金設計其資助準則時原則是不與現時計劃重疊和補足現時未能照顧之處社創基金將不接納適用於現有資助計劃的項目社創基金的目的是補足現有計劃未能照顧之處讓社會關注透過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的途徑來扶貧和防止社會孤立。 社創基金希望協助建立一個培育社會創業家和創新項目的生態系統。 社創基金和現有支持社會企業的計劃有何不同? 社創基金的重點是透過社會創新扶貧。 社創基金和其他資助計劃的不同之處是: 申請者不限於社福機構或非牟利團體。 個人或商業機構也可以申請,只要他們有創新意念並有助扶貧和增強社區能量; 除了為新成立的項目提供種子資金,亦會考慮現有社企申請以擴大其營運規模。

  6. 原則. 聚焦於社會創新概念. 基金的運作會以下列原則為指引: 聚焦於社會創新而非社企本身; 基金的資助範圍應保持彈性以便因應實際經驗帶來更具成效的結果; 着重以創新方法達致扶貧和防貧; 推動創新之餘,風險評估同樣重要,務求審慎運用公帑; 不會與其他現有的公帑資助計劃重疊。 資助形式. 促進社會創新和社會投資. 生態系統發展. 社創基金透過 協創機構推行的計劃 ,撥款資助「 創新計劃 」及「 能力提升 」相關項目,以培育社會創業家及其創新項目。 此外,社創基金亦會直接資助 旗艦項目 ,就公眾普遍關注並可達致更大社會效益的議題,尋求透過加強協調和合作來改善現時服務不足和供求落差的情況,締造更大成果。 資助形式一般而言為補助金,並適用於不同發展階段 (包括構思、原型、初創、擴大規模)的創新項目。

  7. 基金將與四家協創機構攜手合作在各個創新計劃中啟動了一輪以精準扶貧為主題的申請透過推出嶄新意念的產品或服務聚焦解決社會上最關注的貧窮議題及弱勢群組的需要新一輪申請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陸續展開有關詳情請按 此 。 協創機構項目.

  8. 香港現時在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方面的情況如何一直以來香港的社會企業主要由非政府機構營運並由公共資金資助近年一個以社會價值為導向的商企生態系統逐漸形成不少成功的社會創業家和社會創新項目出現一些平台協作機構獎勵計劃比賽教育機構相繼成立以創新意念應對社會問題包括扶貧和為弱勢社群充權。 另外,社企的目標亦由為弱勢社羣提供職位和職業培訓擴展至推廣社會共融和關注其他社會需要。 社會創新在未來會如何發展? 貧窮問題仍然會是公眾關注的課題。 政府現行的援助計劃和服務作為安全網可以提供紓困的作用,但亦須要尋求新方法以製造新機會。 貧窮問題根源之一是弱勢社群尤其是年青人無法把握機遇。 教育和培訓固然有助減貧,但讓弱勢社群獲得指導和參與新的經濟活動亦很重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