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8日 ·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根據香港超過四千間服務機構的紀錄,2019年義工服務時數共錄得超過2,264萬小時 [1] ,這數字還未計算沒有登記義工的服務時間,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數字實在驕人。 Photo by ray sangga kusuma on Unsplash. 義工提供的服務非常多元化,從前線服務至後勤支援,從組織服務至專業領域支援等,給予香港社會及受助人士莫大的支持,並能填補現時社會服務和人員的不足。

  2. 14 January, 2019 Monday.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合作,邀請光板田村寮屋居民共同設計和執行防災活動。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3. 調查於10至11月期間進行,以立意抽樣方式 (Purposive Sampling)抽取共十位居住於葵青區劏房的住戶進行半結構性面談。 為了更準確掌握受訪戶的生活質素以及精神健康狀況,調查輔以兩份問卷,分別為世界衞生組織生活質素問卷(香港撮要版中文版) (WHOQOL-BREF (HK))14以及情緒健康量表(中文版)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 (DASS-21))15。 調查發現十名受訪戶在劏房這個獨特的住屋環境,每天因承受著大小程度不一的消防、安全及衞生隱患,導致身心健康持續受到威脅。 針對精神健康方面,有七人分別出現焦慮、抑鬱和壓力等情緒症狀;九人表示搬進劏房單位後出現精神壓力困擾,其中二人更確診患有情緒病。

  4. 2018年3月1日 · 居危思安 - 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調查. 住屋問題一直為香港社會各階層共同面對的挑戰。. 當中不少市民為求有一棲身之所,租住居住環境欠佳的不適切居所(包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籠屋、床位、板間房或天台屋)。. 不適切居所最為人 ...

  5. 2020年12月4日 · 如果到酒店餐廳用餐,可盡量選擇自選餐牌(a la carte menu),相對較吃自助餐的風險低。 如選擇吃自助餐亦需要注意衛生,取食物前清潔雙手及戴上口罩,進食時才脫下口罩。 用餐後,談天時亦請盡量戴上口罩。 Photo by Farhad Ibrahimzade on Unsplash. 假如與其他家庭一起Staycation ,可盡量避免到對方的房間聚集,而選擇在公眾地方見面或一起使用酒店設施。 如客人不慎弄污地方和設施,可通知酒店職員馬上清潔消毒。 酒店生意在疫情初期非常差,很多舊同事相繼離職,或是被裁員。 推出Staycation後,雖然生意好轉,但酒店的人事管理卻非常審慎,大部分酒店都暫停聘請新人。

  6. HKJCDPRI is based at the HKAM, and partners with CCOUC, HKU and Harvard.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competencies on knowledge, skills as well as attitude to reduce disaster loss and suffering. Join us in our trai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7. Authors Elizabeth Newnham, 1,2 Eliza Yee Lai CHEUNG, 3 Shraddha Kashyap, 2 Jennifer Leaning 1 1 FXB Center for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2 School of Psyc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3 Hong Kong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