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23日 · 2019. 23/12/2019. 《防災活動預埋你》- 玩遊戲學防災,免費獲取防災教學繪本!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將於1月4日在由消防處主辦的 <慎用救護服務巡迴展覽> 活動跟大家見面,在教研中心的攤位中,我們設計的 <防災好易TOUCH> 遊戲將會首度登場! ... 更多詳情. 09/08/2019. 全新網上課程:國際人道法. [本文只供英語版本]

  2. 發佈會首先由教研中心經理(社區協作)陳靜怡小姐簡介教研中心及香港聖公會麥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共同策劃的『「無惘。 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然後由項目幹事馮樂婷小姐以及研究員王琼澧博士詳述「有關風災對不適切居所居民影響調查 ...

  3. 最新動態. 30 October, 2020 Friday. 思考《2015 - 2030仙台減災綱領》 – 香港有防災減災規劃嗎? 筆者在10月13日的文章為大家介紹了聯合國的「國際減災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以及提到全球國家承諾減低災害造成損失的《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Sendai Framework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仙台綱領》共有7個目標(以38個指標來衡量)。 七目標中,絕大部份都以2030年為完成目標的限期。

  4. 石富元醫生是台灣著名的災難管理專家曾任台灣衞生署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執行長並為台灣衞生署設計醫院重大傷亡事故應變計劃在台灣及海外的相關經驗與知識豐富現為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兼任助理教授教學方式優秀。 石醫生將以台灣作為個案研究,帶出醫院重大傷亡事故預防及應變計劃所面臨的挑戰,概述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介紹多種評估應急醫療服務表現的工具。 網上研討會二及三:醫院運作持續性介紹. Dr Katherine Henderson現為英國聖托馬斯醫院 (St. Thomas’ Hospital)急症部臨床服務負責人以及急症醫學顧問,曾在2017年西敏寺襲擊事件中協助救援,其專業範疇為準備醫院處理大型傷亡事故、設計持續運作計劃。

  5. 此政策簡報屬香港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五年計劃的相關研究項目,概述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三層式緊急事故及災難應變系統,又指出雖然香港過去受流行病威脅,公眾防護意識仍見薄弱,基本急救訓練及災難防護工作的參與度亦有不足。 此政策報告作者提出多項建議,鞏固災難防護系統,培訓具專業能力及知識的災難管理人才,從而減少不能預計災難帶來的損失及傷痛。 這些建議包括增強相關持分者制訂突發事故應變方案的參與度、為他們提供災難預防的知識及技術、向社會向界提供相關資訊、舉行災難演習,以及提供心理社會相關服務。 如有建議或查詢,請電郵至 hkjcdpri@hkam.org.hk 。 Tags: policybriefs. 30/10/2019.

  6. 本課程概述全球化及各種強迫遷移情況下,衞生與人類安全的關係,當中特別通過各地衝突個案,檢視不斷變化的人道及人類安全生態、兩者間的關係,以及有關情況如何為衞生與人類安全帶來挑戰。 除講堂及導修課,課程安排從事災難及人道危機工作的講員進行研討會,讓學員了解有關議題的最新發展。 學習成果 /目標. 完成課程後,學員能: 講述及解釋人道及人類安全原則及對公共衞生的影響; 了解現時人類安全情況及如何造成全球公共衞生不公平的情況; 將人類安全理論的框架、工具及方法應用在參加者的實際範疇; 探討衝突與災難導致強迫遷移的影響; 認識人道議題研究的範疇; 反思現今世界處理人道主義議題的重要性。 課程時間表. 費用. 申請費用: HK$100.

  7. 23 November, 2018 Friday. 盧國強教路: 颱風時家居和駕駛須知. 雖然颱風季節已過,然而經歷過「山竹」吹襲的香港人怎能鬆懈? 我們發現保護大廈的玻璃窗戶、電力不穩以及保護汽車免受洪水浸壞,成為大多香港人的防災重點。 將來市民面對的颱風可能愈來愈強,大家必須汲取經驗,未雨綢繆持續學習。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邀請已退休的理大前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在一連三集的短片中與大家分享在保護窗戶、電力不穩以及汽車保護方面的重要知識。 Tags: commedu. PubVideos. 雖然颱風季節已過,然而經歷過「山竹」吹襲的香港人怎能鬆懈? 我們發現保護大廈的玻璃窗戶、電力不穩以及保護汽車免受洪水浸壞,成為大多香港人的防災重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