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為管制旅客人潮,香港大學今早(2日)八時起正式實施首階段遊客分流措施,要求訪客須預先登記。不過,本報在校內觀察發現,無登記人士也能成功「闖關」進校;附近居民稱穿過港大「去行山」,獲保安放行。但也不少沒登記的內地旅客吃閉門羹,人呻「從內地特地坐鐵路過來,進不了 ...

  2. 2024年3月31日 · 位處上環半山的「見山書店」今日(31日)結業,近200人下午到場送別。來自台灣的讀者讚賞「見山」的書種和活動多元,感慨在港經營書店艱難;亦市民帶同小朋友來送別書店,冀他們知道社會變遷。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形容「見山」具「香港以往的自由、多元氣息」,書店 ...

  3. 2023年1月1日 · 明報電子平台組較早時訪問數十名市民了解哪裏是港人最想去的旅遊地點。 除了「家鄉」日本是意料之內的熱門旅遊地點,近年有不少港人移民的英國,也成為港人出門之選,旅遊之餘順道探望移英親友。 渴望返「家鄉」日本. .KL女士:太耐無外遊,第一個想去的地方當然是日本,希望可以同朋友一起去跑步、觀光、吃喝。 .黎先生:很掛念日本的食物和風景,懷念旅行的感覺。 .Wing:想去輕井澤,這是東京市近郊較寧靜的地方,可以踏單車去不同景點,隨手拍攝的照片都非常漂亮。 輕井澤車站附近更有outlet,可以賞美景又可以購物,寧靜之中帶點熱鬧。 .Sean:上次去日本已是2019年1月,很掛念日本美景美食,移居外地後發現到日本旅遊並不簡單。 .鄔小姐:想去東京,因為有很多有興趣的事物都在東京。

  4. 2020年11月13日 · 【明報文章】中文大學「豐盛生命:可持續社區實驗室」研究團隊進行了「香港人對住所和社區的滿意度、城市發展的願景以及幸福感」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香港人並不感到幸福。在373位受訪者中,只有一成六的心理健康狀况為「振作向上」,其餘六成和兩成四屬於「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和 ...

    • 1970年代一位記者的「超前視角」
    • 穿梭於東西方的混血兒
    • 英國盡力避免港英「死期」
    • 算不到「時辰到」那一刻
    • 難民心態再次若隱若現

    這樣的說話,如今看來平平無奇,但大家要知道此書首先發刊於1968年,再版發刊於1976年。1968年,香港剛剛經歷了「六七暴動」,時任總督戴麟趾(Sir David C. C. Trench)勉力維持了港英的管治,同時在彼岸的澳葡政府卻在1966年的「12.3」事件後威信盡失,國民黨在澳門的政治勢力亦徹底輸給共產黨,澳葡從此活在中共的影響力下。1976年前後,港英在時任總督麥理浩(Crawford M. MacLehose)的管治下推出各項影響深遠的改革:建設公共房屋、社會援助制度、推出九年免費教育、創立廉政公署、開發新市鎮等,香港的電子工業、商業和金融業亦大有發展,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年,麥理浩尚未到訪北京,香港社會以至輿論普遍仍未深入意識到港英殖民管治於1997年的「大限」,更...

    然而,這本書並不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要了解香港是如何被「借來」的,港英又曾經如何考量自己的「死期」,曾銳生(Steve Tsang)的一部著作《香港現代史》(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能提供堅實的分析材料。在1841年鴉片戰爭時,時任英國外相巴麥尊(Palmerston)曾經形容香港為「一塊搵間屋都難的荒島」(a barren island with hardly a house upon it)。的確,英國當年遠征大清的目標,絕不是一個香港島,而是其在「遠東」地區的商業發展——在英國約於1860年派遣駐華大使之前,香港總督同時是處理英國在華事務的最高級別官員。 由於香港自鴉片戰爭後成為靠近中國大陸的「境外」地區,於是不少在內地政治變動中失勢的官員、文人、...

    香港,就在近代東西方交流史的機緣下成為一位「半唐番」的混血兒,成為西歐及世界各地的「大班」跟中國打交道時的「洋行買辦」。不過,這位穿梭於東西方世界的混血兒,也不是沒有察覺其歷史機遇也有「死期」。在1925至1930年出任香港總督的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便曾向英國提出向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爭取把「租借」回來的「新界」正式納入港英版圖。「新界」以及「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地帶,是清朝於1898年「租借」予英國99年。若不把這大片「租地」納入版圖,那在1997年租期屆滿後,難道港英便只剩下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金文泰是盤算着要趁中國內亂頻頻、軍閥割據之時,為當時的港英解決「死期」的問題。不過英國並未接納金文泰的提案——倫敦當時研判認為,沒有一個中國中央政府會冒中華民族主義的大不...

    不過千算萬算,總算不到「時辰到」的一刻,就在「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一書再版問世後的數年——1979年,港督麥理浩訪華會見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讓香港前途問題成為社會話題,及後在1982至1984年22輪中英談判後,香港回歸塵埃落定。

    回歸以來,香港在《中國憲法》及《基本法》的憲制下實行一國兩制,在中國主權下延續跟內地社會不同的生活方式。回歸之時,香港人大抵沒有把已故領導人鄧小平「50年不變」的承諾視作「死期」,大家也視回歸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我們的家。然而近來香港局勢劇變,港人移民他方的消息接踵傳來。在民心浮動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的難民心態,又再次於香江的生活點滴中若隱若現。

  5. 2024年2月15日 · 香港要重新思考「超級聯繫人」策略(下)(文:劉浩典). 新冠疫情迫使香港在與內地的聯繫及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之間做選擇;而不論正確與否,香港都優先考慮前者而非後者。. 但由於中國大陸的新冠「清零」政策跟全球規範(global norms)和最佳實踐 ...

  6. 2022年7月28日 · 香港市民如何判斷什麼叫「假新聞」?. (文:李立峯) (09:00) 隨着疫情減退和所謂「新常態」的出現,社會上的焦慮情緒比之前緩和一些。. 不確定性和焦慮是謠言及假消息的土壤,當焦慮下降時,謠言和假新聞四起的現象也自然有所減退。. 不過有關方面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