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2. 摩羅街(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自1920至30年代起,便是香港一個售賣古董的集中地。摩羅街位置在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

  3.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4. 有「五億探長」之稱的呂樂由擦鞋、派報到成為普通軍裝警員,再獲擢升為統領刑警的總華探長,其一生就是一個傳奇故事。1960 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後因貪污斂財達5 億港元被廉署通緝30多年,留下一世污名。

  5. 在香港演藝界,能將「奸人」演繹得出神入化並成為經典的,大概只有石堅一人。曾演活無數奸角、一生與「奸」字結下不解緣的「堅叔」石堅(1913年1月1日-2009年6月3日),少年時體弱多病,故習武以強身健體,亦因此建立了扎實的功夫底子。

  6. 今天提起雀仔街,多數人都會想到位於園圃街的雀鳥公園,但其實雀仔街原址在旺角康樂街。由於市區重建,原本在康樂街開店的檔口才紛紛遷至現在的雀鳥公園。六十年代,養雀是很多人的嗜好,他們大多會聚集在當時上海街的奇香茶樓交流雀經,而售賣相關用品的店鋪亦漸漸在茶樓附近開業。

  7. news.stheadline.com › figure › relatedFigure_r相關圖輯:

    相關圖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