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朱經武, JP [2] (英語: Paul Chu Ching-wu ,1941年2月12日 — ), 華裔美國人 物理學家 ,曾任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首任校長、 香港科技大學 校長。 簡歷 [ 編輯] 朱經武1941年出生於 中華民國 湖南 芷江 ,1948年隨父母遷移至 臺灣省 台中縣 清水鎮 (現 台中市 清水區)。 畢業於 臺中市清水區清水國民小學 、臺灣省立清水中學(現 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等學校 )初中部及高中部,1962年在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現 國立成功大學 )取得 理學 學士 學位,1965年取得 紐約 福坦莫大學 的理學 碩士 學位,1968年在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取得 哲學博士 學位( 物理學 )。 畢業後,於 新澤西 貝爾實驗室 從事工業研究工作。

  2. 朱經武教授目前是天普科學講座教授物理學系教授美國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創始主任及首席科學家同時也是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榮譽校長及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退休校長及教授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先後取得臺灣國立成功大學理學學士學位紐約霍涵大學理學碩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哲學博士學位均為物理專業在結束新澤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後朱經武教授任職於克利夫蘭州立大學。 1979年,他受聘於休斯頓大學。 在該校創建了數個研究中心,其中包括美太空署的太空外延中心和德州超導中心。 於1987- 2001年間出任休斯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創始主任;2001-2009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3. 朱經武, JP [2] (英語: Paul Chu Ching-wu ,1941年2月12日 — ), 華裔美國人 物理学家 ,曾任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首任校長、 香港科技大學 校長。 簡歷 [ 编辑] 朱經武1941年出生於 中華民國 湖南 芷江 ,1948年隨父母遷移至 臺灣省 台中縣 清水鎮 (現 台中市 清水區)。 畢業於 臺中市清水區清水國民小學 、臺灣省立清水中學(現 臺中市立清水高級中等學校 )初中部及高中部,1962年在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現 國立成功大學 )取得 理学 学士 学位,1965年取得 紐約 福坦莫大學 的理学 硕士 学位,1968年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取得 哲学博士 学位( 物理学 )。 畢業後,於 新澤西 貝爾實驗室 從事工業研究工作。

    • 概览
    • 人物经历
    • 主要成就
    • 社会任职
    • 个人生活
    •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物理学家

    朱经武,1941年12月2日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超导体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1],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 [2],香港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台湾综合大学系统首届系统总校长 [3]。

    1948年朱经武随父母迁移至台湾;1962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65年获得福坦莫大学硕士学位;1968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贝尔实验室从事工业研究工作;1970年进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79年进入休斯敦大学任教;1986年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真空外延中心主任;1987年出任美国休斯敦大学德州超导中心首位主任;198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同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4];198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与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7月1日出任香港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2005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008年8月7日入选美国休斯顿布朗大会名人堂;2012年担任台湾综合大学系统首届系统总校长;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朱经武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基础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研究,1987年朱经武等人首次宣布得到了90K以上电阻消失的超导体 [5]。

    1941年12月2日,朱经武出生于中国湖南长沙,祖籍广东台山。

    1948年,随父母迁移至台湾省台中县清水镇,高中就读于台中县的国立清水高中。

    1962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

    1965年,毕业于纽约福坦莫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68年,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从事工业研究工作,担任技术人员(-1970年)。

    1970年,进入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1970年-1973年)、副教授(1973年-1975年)、教授(1975年-1979年)。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7年1月,朱经武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发现93K(-180 °C)新超导材料,第一次超过液氮温度,开创了高温超导研究和应用的新纪元。在随后的实验中不断发现新材料并刷新超导转变温度的记录,并于1993年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164K(-109 °C)。2000年,朱经武获白宫邀请参加“二十世纪重大发明的新纪元时间锦囊”计划,又被《世纪动力》选为本世纪在气电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位人士之一 [1]。 •学术论著

    人才培养

    对通识教育,朱经武认为:文科生多了解一些理科知识,理科生增加一些文学素养,都是很有必要的。他表示,文科生多学些理科知识,就能对科学发展多一些理解,也可以锻炼理性思维,何况科学发展迅速,多学些技术性的东西,对于日常的工作、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理科生学习文科知识,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在与人交流中、做研究中都很有帮助。所以朱经武在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期间一直强调大学分专业要晚一点,低年级的时候要接受尽可能全面的教育,等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分专业,接受某一方面的专门教育。 对出国留学,朱经武表示:留学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能够自己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靠办“人才班”、“大师班”,这种模式在最开始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当各个方面条件都具备了,就要摒弃这种方法,因为教育应该是公平的,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平等的教育 [9]。 此外,朱经武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勉励青年人走出学校,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同时鼓励青年人加强分析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勇于挑战科学高峰 [9]。

    1978年朱经武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员,他还担任第三届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 [11]。

    朱经武的妻子陈璞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女儿 [12-13],两人是在圣地牙哥分校读研究生时相识,当时陈璞是研究生一年级,朱经武是研究生二年级,一年后朱经武毕业时两人结婚,婚后朱经武到新泽西贝尔实验室工作,陈璞在新泽西州立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学位,后来朱经武又去克里夫兰大学教书,这时他们觉得,一个家里两个物理学家似乎太多了,于是陈璞转而攻读了经济学。在休斯顿大学的邀请下,朱经武一家又来到休斯顿,他一心一意从事物理研究,陈璞则在德州商业银行(现合并到大通银行)工作,一直做到副总裁助理,后来因为有了小孩而辞职一心相夫教子,在家里设立了一个有关经济法规的咨询公司 [14]。

    朱经武长期从事超导、磁性和介电相关材料物理研究,成就卓越 [1]。(香港科学院评)

    朱经武为应用超导社区提供持续的领导和卓越的服务,特别是他在努力建立和推广由美国和国际联邦机构资助的应用超导性重大计划,通过组织和鼓励研讨会,会议和委员会来推动美国和国际领域的合作,成为应用超导性的有力支持者,他担任休斯敦大学德克萨斯超导中心的创始董事和首席科学家期间,在那里他建立了一个超导学的优秀多学科学术研究中心,其活动涵盖基础材料研究,潜在应用材料优化,以及这些材料最终在各种小型和大型应用中的使用 [10]。(2014年IEEE超导委员会Max Swerdlow奖评)

  4. 朱經武. 外文名. Paul Ching-Wu Chu.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 1941年12月2日.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8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8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8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8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展開. 主要成就.

  5. 朱经武教授目前是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美国休士顿大学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及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台湾综合大学系统荣誉校长及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退休校长及教授他出生于中国湖南先后取得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理学学士学位纽约霍涵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均为物理专业在结束新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后朱经武教授任职于克利夫兰州立大学。 1979年,他受聘于休斯顿大学。 在该校创建了数个研究中心,其中包括美太空署的太空外延中心和德州超导中心。 于1987- 2001年间出任休斯顿大学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2001-2009年,担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6. 朱經武 Chu, Paul Ching-wu-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1941年出生湖南,成長于廣東。 1962年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當一年空軍後到美國深造。 1965年取得紐約Fordham大學物理碩士;1968年在聖地牙哥獲得加州大學物理博士。 畢業後,在新澤西州貝爾實驗室工作。 1970年任教克里夫蘭州立大學。 1979年轉任德州休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 1987年休斯頓大學成立德州超導中心,他任職中心主任;同時,獲選TLLTemple基金會講座教授。 2001年兼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1987年1月,朱教授在液態氮沸點以上發現穩定的超導特性,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及應用的新紀元,這重大突破被譽為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