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治療心房顫動的各種策略(懶人包) by 白映俞 醫師 | 12 月 27, 2018. 心臟是體內血液循環的幫浦,規律地在撲通撲通之間,以每分鐘六十次到九十次的頻率推進血液到全身各處。 但有的時候心臟跳動失去了原本的節律,就像原本悅耳的卡農突然變得快板,或甚至拍子旋律都亂掉了,我們稱為心律不整(atrial fibrillation)。 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是「心房顫動」,大約一百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而且發生率會隨著年紀而上升,到了六十五歲時,每二十人有一人有心房顫動,八十歲時則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來自於帶動心臟收縮的訊號異常,不再由心房統一發號施令,而是各自為政,因此心房會紊亂、快速收縮,無法有效地輸送血液到心室。

  2. 心房顫動易中風,儘快治療莫輕忽,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 」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65歲以上,約4% ...

  3. 如今,朴子醫院已經自製防暴盾牌,讓醫護人員可以舉盾牌自保! 根據美國的統計,醫療院所裡暴力事件的發生率是其他工作場所的四倍。 在澳洲,醫護人員亦屬於遭受暴力的高風險族群。

    • 朴寶劍1
    • 朴寶劍2
    • 朴寶劍3
    • 朴寶劍4
    • 朴寶劍5
  4.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體內許許多多的疾病都會以極富特色的外觀呈現在皮膚上。.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大老闆三顧茅廬小醫師的故事,小醫師就先劇透故事的結局:未來當大家看到皮膚長出黃色瘤,千萬要小心您的健康是否亮起了黃燈!. 大老闆是個身材 ...

  5. 就是神經疾患造成功能的損傷,復健科住院病人中,最常見的三個疾病就是,第一個是腦中風,第二個是頭部外傷,第三個是脊椎損傷,以腦中風為大宗,大概佔服務量的80%。 裴育晟醫師:事實上有一些新一代的機器人,它並不是專門做神經復健,包括可以用在肌少症、衰弱老人,或骨科,或是衰弱退化病人的身上,這一類新一代的機器人強調的是,可以讓病人在社區中做得更好,事實上機器人復健的範疇已經越來越大,不同的機器人有不同的特性,所以醫師在開立機器人處方的時候,會依照病人的需求,選擇他適合的機器人。 裴育晟醫師:上肢的復健機器人,其實是要解決中風手的問題,因為中風的病人常見就是也許腳會走路,但是手的力量出不來,沒有辦法抓東西,比如說我自己開發的機器人,當時設計就是可以讓病人,更快可以恢復手的功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