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3日 · 這筆金額是僱主或僱員因未有按所須的通知期而終止僱傭合約從而給予對方的補償款項因此並不屬於有關入息」,也不會用作計算強積金供款同樣道理若公司提供額外的離職補償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都不符合有關入息的定義。 不過,如果僱員仍有累積年假未放,而公司提出「以錢代假」的方式進行補償,這則歸類於假期津貼,屬於「有關入息」的一部分。 同樣道理,任何累積但未支付的津貼,加時補水及花紅,都需計入有關入息。 如何追討被拖欠供款? 當僱員發現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應立即向受託人及積金局報告,而積金局將代表成員追討拖欠的供款及附加費,或循民事法律程序追討欠款,甚至向違例僱主提出刑事檢控。 若僱主無力償債、已被清盤或破產,積金局會向僱員收集相關資料,然後按照清盤或破產程序代表僱員向有關代表提出申索。

  2. 2020年3月3日 · 根據強積金制度,月薪僱員若入息低於7,100元,僱主仍須為僱員供款,打工仔則毋須供款。 如需要查閱強積金的供款狀況可透過積金局個人帳戶電子查詢平台或向所屬的受託人查詢。 【延伸閱讀】 【經濟衰退】一文睇清點計算遣散費、長期服務金. 離職或轉工 整合MPF戶口好時機. 根據法例規定,僱主可提取僱主供款所產生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抵銷向僱員支付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以強積金對冲。 詳情可瀏覽: 【強積金對冲】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可用MPF支付? 認識強積金對冲機制. 此外,由於打工仔每次受聘於新僱主,都需要開立新的強積金供款帳戶,用以滾存新工作的供款,舊帳戶所累積的強積金,如不加理會就會保留在舊公司所選用的強積金計劃,以個人帳戶繼續投資。

  3. 2020年2月11日 ·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在強積金計劃下,無論工作年期的長短,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在交到受託人後便即時全數歸僱員所有。 何時可提取? 一般情況下,打工仔要等到65歲才可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才可提取。 由於強積金是退休儲蓄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在強積金帳戶的「最低強積金利益」,也須待65歲或在法例訂明的情況下才可提取。

  4. 2020年11月2日 · 僱主如在無雙方協議下要求僱員停薪留職」,一旦僱員不獲支付工資日數超出上述所指總和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可被視為停工即變相解僱。 僱主需要按勞工法例支付解僱補償,如遣散費等,否則僱員有權追討法定權益。 若要追討遣散費,僱員必須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年而遭僱主停工,方可獲遣散費補償。 需要留意,如打工仔與公司簽定「停薪留職」協議,則不受《僱傭條例》下「停工」的條文保障。 問:「停薪留職」期間仍享有勞工福利嗎? 答: 在雙方安排下的「停薪留職」,代表僱傭關係尚未結束,僱員仍可享有勞工福利,例如是有薪年假及病假等福利。 問:「停薪留職」期間,打工仔可兼職工作?

  5. 2024年1月2日 · 1. 薪資不合理、低於「市價」 薪資過低是打工仔常見的辭職原因,雖然「不談人工」成為職場上不成文規定,不過市面上也有不少研究報告,讓你可以了解到業界行情。 即使「人工高」是很重要,「福利好」也不可或缺。 記得在檢討自己的 薪 酬時,需要考慮整個package(薪酬待遇組合)。 如果你覺得有酬不抵勞的情況,可以嘗試向上司爭取加薪;如果你們無法達成共識,就可以考慮尋找新一份更好的工作。 2. 工作環境不健康. 如果你的工作環境,出現例如上司或同事之間的欺凌或歧視、你努力付出卻得不到重視、過度的工作量等等,就可以視為「不良工作環境」或是「有毒的職場文化」。 長久下去,將會將你的身心健康和職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6. 2021年7月21日 · 1. 員工流失率高. 當你入職一間公司時,發現大部分同事年資都不長,大多只有1至3年,或是一入職數個月已經吃了不少次散水餅,你便要留意這公司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或是一些新人還未知道的問題。 當然人事變遷都可能是公司有新發展或是有新調動的緣故,這個時候亦可以向現任同事查問一下,因為一間公司的員工流失率反映着同事對公司的看法,一間公司在各方面好,大部分打工仔都會傾向穩定發展事業。 2. 分工不清. 當你入職後,發現你的工作內容與面試當時所述的工作內容有所不同時,你要保持清醒,可能是你的工作崗位內容轉變太快,日後亦有可能有額外的工作量強加在你身上,甚至需要兼顧其他工種的工作。

  7. 2023年6月8日 · 最近有調查顯示打工仔離職的三大原因包括更高人工移民及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等等即看調查詳細發現: 總香港總商會總商會早前進行人才短缺調查2023」,結果顯示打工仔離職的三大原因第一位是尋求更高的薪酬79%),其次是移民70%及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51%)、 其餘是尋求更高的職位 (37%)、 轉行發展 (34%)。 初級和中級管理層短缺. 合共74%受訪公司表示,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61%表示情況已持續一至三年。 調查結果亦顯示, 目前最缺人才的是初級管理職位 (年均底薪水平港幣20萬至50萬) (59%),至於高級管理職位 (年均底薪水平港幣港幣150萬至200萬元)所受的影響則最輕微,只有1%受訪企業面對人手短缺問題。 疫情間香港人才外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