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1日 · 明報專訊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前晚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透露他受黨主席朱立倫指派在3星期前曾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溝通但郭台銘要求郭上侯友宜」,不給彈性所以無法談據最新民調顯示宣布獨立參選的郭台銘支持度在4名總統參選人中敬陪末座連勝文表示郭台銘需要近29萬份連署書才能獲得獨立參選資格全台縣市連署需要挨家挨戶一般人沒有大規模資源無法做到。 連強調國民黨不會退讓,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經正當程序選出,不會因為郭台銘有錢就否定黨內程序正義。 至於是否促成國民黨與民眾黨間的默契,將郭台銘邊緣化,連勝文說,國民黨秉持開放態度,樂意與其他志同道合人士,「為維護和平、保護下一代努力」。 藍營函黨員 助郭違紀懲處.

  2. 2023年11月23日 · 柯文哲指出藍白要合作就是最強組合去打贏民進黨質疑為何要選一個比較不強的組合又指民調已經做半年,「該怎麼組合會不知道嗎? 侯辦指等柯「最後48小時」 對於柯陣營拒絕有關提議,侯友宜競選辦昨表示極度遺憾,又稱隔空交火不能解決問題,因此提出以全程直播的方式,重新檢視9份民調,讓雙方代表公開討論。 侯辦昨表示,目前在等待柯文哲,還有最後48小時,希望柯文哲一起在全民見證下說清楚。 連會郭台銘4日. 被問郭柯合 柯:台灣充滿驚奇. 而在「藍白合」陷入僵局之際,柯文哲已連續4日與郭台銘會面,有傳連日低調的郭台銘已萌生退選念頭,將與柯文哲陣營整合。 柯文哲透露昨與郭台銘會面,並稱兩人的邏輯不太一樣。 例如他擅長臨場反應、而郭台銘的大局觀較佳,也看得比較長遠。

  3. 2021年3月4日 · 明報專訊國民黨前主席及前副總統連戰之子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昨日3日表態認真嚴肅考慮參選國民黨主席強調國民黨不能再有救世主的想法必須採取集體領導連勝文又提出黨主席應專職」,曾表態爭取2024年選總統並有意參選黨主席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回應稱若要專職就不會參加黨魁選舉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4. 根據TVBS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支持度33%首度超過藍綠成為第1名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支持度30%位居第二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則墊底僅有23%和第1名柯文哲差距10個百分點另外有1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意見而另一間媒體菱傳媒6月14日公布民調結果顯示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以37.76%大幅領先柯文哲31.29%排名第2侯友宜21.87%墊底較菱傳媒5月份的民調3人排名一樣但賴的支持度微幅下滑柯的支持度則從21.74%升至31.29%首度獲三成以上支持美麗島電子報6月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賴清德支持度為35.4%排第一柯文哲以25.5%居次,侯友宜22.6%墊底。 侯友宜第三 稱如馬拉松有其配速.

  5. 2023年7月3日 · 筆陣如果柯文哲贏得台灣總統大選 /文:林泉忠. 【明報文章】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的最大特徵——首次出現「藍綠白」三強鼎立的局面。. 前哨戰甫開打,在正式披甲上陣前一度被普遍看好的國民黨侯友宜,很快就跌破許多人的眼鏡,於6月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 ...

  6. 2024年1月8日 ·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選戰漸漸白熱化。 民眾黨、民進黨及國民黨為了拉票,創出五花八門的競選口號,融入候選人姓名或者號次,甚至玩「食字」,務求易記。 宣傳品設計亦各有千秋,如用吉祥物及名字簡稱等突顯自身特色。 本文整理三大政黨於今次大選中的創意口號及宣傳特色,一覽各候選人如何將自身賣點注入宣傳策略。 民眾黨. 競選口號.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及副手吳欣盈的「盈配」,成為1號候選人,其團隊將柯文哲名字和號次作為口號元素,再取「」的國語諧音代替「擇」,創造出「義無反顧拚1次」、「最好選,台灣會盈」及「唯一的選擇」等口號,冀在藍綠兩黨之間拚一次,實現第三政黨執政。

  7. 2021年4月30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 解決政治委任制下的政治人才斷層問題(:林緻茵) (09:00) prev. 本屆特區政府首次出現一名由政助,晉升至副局,最後「坐正」局長的政治委任官員。 有人或許會說,這證明香港的政治人才培訓是成功的:擔任政助的人,只要特區政府滿意他的表現,自然有晉升機會。 於是又有人會說這是特例,沒有晉升機會的人佔大多數。 政治委任制擴大約13年,局長能否得到足夠的支援? 新選制下,政府在議會內將會得到穩定的支持,貫徹行政主導。 但行政主導的強化,也同時意味着行政機關需要更多人才,提升管治質素。 現時的政治委任制,是否已經達到了「儲才」功能? 局長能否得到足夠的支援? 一個局長的工作大致可以分為3種:政治、政策和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