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hkjcdpri.org.hk › zh › 關於我們關於我們 | HKJCDPRI

    聯絡我們 香港仔黃竹坑道99號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9樓901室 電話: (852) 2871 8857 傳真: (852) 2296 4628 電郵: hkjcdpri@hkam.org.hk

  2. Share this course with friends. 12 July, 2022 Tuesday. 《2022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 聯合國今天發佈的《2022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氣候危機、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和世界各地增多的衝突,使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處於危險狀態。 該報告強調了我們面臨的挑戰的嚴重性和規模程度,這些相互疊加和交織的危機對人類的食物和營養、 衛生、教育、環境以及和平與安全狀況產生了連帶影響,並影響到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即更具韌性、 和平與平等的社會藍圖的實現。 2019 冠狀病毒病及其後果. 根據《報告》提供的最新資料,COVID-19 大流行對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均造成了嚴重破壞,其影響仍遠未結束。

  3. 香港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在2018年1月13日舉辦主題為挑選與機遇的第三屆災難防護應變周年會議旨在促進發展都會城市處理災難危機的創新及實際方案。 我們希望通過此網上節目,與公眾分享會議精華片段。 節目內容. 氣候變化是全球在二十一世紀主要面對的環境轉變,市區人口密集,依賴基建處理基本求生需要,容易受氣候引致的災難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及人道救援研究所發表題為《 香港氣候變變帶來公共衞生影響的政策啟示 》的政策簡報,檢視和探討氣候變化為香港帶來的公共衞生影響,並提出建議支援建設社區抗災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在在未來數十年帶來的挑戰,呼籲各界人士積極準備。 極端天氣及氣候災難導致的公共衞生威脅將日趨常見,嚴重度亦會增加。

  4. policybriefs. 30/10/2019. 早期預警系統對保護市民免受災難傷害極為重要剛發表的仙台減災綱領提出改善早期預警系統應為各地政府優先處理目標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地區皆已發展早期預警系統然而通訊科技不斷轉變資訊網絡繁多訊息發布頻率高為早期預警系統帶來機會與挑戰.

  5. 世界銀行於本年6月17日「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發表的最新報告《An EPIC Response: Innovative Governance for Flood and Drought Risk Management》,為這些議題提供了框架和指引。 框架名為EPIC Response,當中包含四項主要元素: E (Enable) 創造有利政策、法例、機構、策略性計劃及資訊運作、實施及流通的環境 P (Plan) 社會各階層作好準備,緩減風險 I (Invest) 投資用於流域及水資源相關的基建 C (Control) 管理土地及水資源的運用,以降低其風險和脆弱性 R (Response) 就水浸和乾旱進行監察、應對及復原相關的工作.

  6.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ai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which the world is experiencing in the 21st century. Urban communities are vulnerable to climate impact for its high density based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its heavy reliance on life-line infrastructures ...

  7. The sustainability of humanitarian network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long-term resilience at organizational, community, and societal levels. Based on my research in the past 6 years that studied various forms of sustainable humanitarian networks following different types of natural and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this talk will first explain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