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涌橋路 (英語: Tai Chung Kiu Road ),是 香港 的一條行車 道路 ,位於 新界 沙田 城門河 東,從沙田東面的 大老山公路 石門交匯處 開始,至 獅子山隧道公路 止,西接 車公廟路 。 由於大涌橋路依城門河而建,貫通多個主要住宅區,因此漸漸成為區內南北向主幹道路,地位僅次於 沙田路 及 大埔公路-沙田段 。 歷史 [ 編輯] 「大涌橋路」命名源於昔日一道橫跨城門河的橋樑「大涌橋」,「大涌」是城門河的別名。 該橋連接左岸之 白鶴汀 (即現時的 沙田公園 )及右岸神召會(即現時的香港聖經研習中心)旁的「吳園」,以石條鋪砌而成,於1915年6月啟用,成為歷史上首條接通沙田兩岸的橋樑。 未築橋前,沙田兩岸鄉民在潮漲時可乘橫水渡渡河,潮退時則可走在石頭上來往彼岸。

  2. 大涌橋路(英語: Tai Chung Kiu Road ),是香港的一條行車道路,位於新界 沙田 城門河東,從沙田東面的大老山公路 石門交匯處開始,至獅子山隧道公路止,西接車公廟路。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大涌橋路 (英語: Tai Chung Kiu Road ),是 香港 的一條行車 道路 ,位於 新界 沙田 城門河 東,從沙田東面的 大老山公路 石門交匯處 開始,至 獅子山隧道公路 止,西接 車公廟路 。 由於大涌橋路依城門河而建,貫通多個主要住宅區,因此漸漸成為區內南北向主幹道路,地位僅次於 沙田路 及 大埔公路-沙田段 。 歷史 [ 编辑] 「大涌橋路」命名源於昔日一道橫跨城門河的橋樑「大涌橋」,「大涌」是城門河的別名。 該橋連接左岸之 白鶴汀 (即現時的 沙田公園 )及右岸神召會(即現時的香港聖經研習中心)旁的「吳園」,以石條鋪砌而成,於1915年6月啟用,成為歷史上首條接通沙田兩岸的橋樑。 未築橋前,沙田兩岸鄉民在潮漲時可乘橫水渡渡河,潮退時則可走在石頭上來往彼岸。

  5. 2023年11月30日 · 大涌桥路(英语: Tai Chung Kiu Road ),是香港的一条行车道路,位于新界 沙田 城门河东,从沙田东面的大老山公路 石门交汇处开始,至狮子山隧道公路止,西接车公庙路。

  6. 大涌橋路 (英語: Tai Chung Kiu Road ),是 香港 的一條行車 道路 ,位於 新界 沙田 城門河 東,從沙田東面的 大老山公路 石門交匯處 開始,至 獅子山隧道公路 止,西接 車公廟路 。 由於大涌橋路依城門河而建,貫通多個主要住宅區,因此漸漸成為區內南北向主幹道路,地位僅次於 沙田路 及 大埔公路-沙田段 。 歷史 [ 編輯] 「大涌橋路」命名源於昔日一道橫跨城門河的橋梁「大涌橋」,「大涌」是城門河的別名。 該橋連接左岸之 白鶴汀 (即現時的 沙田公園 )及右岸神召會(即現時的香港聖經研習中心)旁的「吳園」,以石條鋪砌而成,於1915年6月啟用,成為歷史上首條接通沙田兩岸的橋梁。 未築橋前,沙田兩岸鄉民在潮漲時可乘橫水渡渡河,潮退時則可走在石頭上來往彼岸。

  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位於 香港 新界東 沙田沙田路。 關於位於 台灣 台中市 的的沙田路,請見「 沙田路 (台中市) 」。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沙田路 (英語: Sha Tin Road )是 香港 新界東 沙田 的一條 快速公路 ,屬 香港 1號幹線 的一部分,全長3.1公里 [註 1] 。 沙田路連接 獅子山隧道公路 近 沙田頭 及 大埔公路-沙田段 近 沙田馬場 ,全線為4至6線雙程分隔 快速公路 ,當中包括長500米,跨越 城門河 上方的 錦龍橋 (英語: Dragon Bridge [1] )。 沙田路的車速限制原為每小時70公里,自1999年10月1日起起獲放寬為每小時80公里 [2] 。

  8. 4 天前 · 沙田區 (英語: Sha Tin District )是 香港 十八區 的其中一區,位於 新界 的東部,面積約6,927 公頃 。 沙田區最北以 大埔尾坑 及 中文大學 (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 大埔區 為界;西北以 城門峽 與 荃灣區 為界;西面以 金山 效野公園( 金山 以西為 下葵涌 大窩山華景山莊 一帶)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 蝴蝶谷 尖山隧道 出入口與 葵青區 為界,並以 琵琶山 丶 尖山 及 畢架山 與 深水埗區 為界;南面以 獅子山 與 九龍城區 為界,東南面分別以 沙田坳道 及 大老山 與 黃大仙區 為界(山上 沙田坳道 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 馬鞍山 落禾沙里 與 西貢北 的 大埔區 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