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電視劇(香港電台電視部) 電影. 參考資料. 黎萬宏 (英語: Lai Man Wang ,1974年8月30日 — ),綽號 泥鯭 ,香港樂隊 RubberBand 成員,於隊內擔任 鼓手 。 因樣貌酷似藝人 林海峰 而為人熟知,有「翻版林海峰」之稱 [1] 。 經歷. 黎萬宏在1996年取得 香港城市大學 材料科技理學士學位,1999年物理及材料科學 哲學碩士 畢業 [2] 。 在進入樂壇前曾任職程式設計員,出道時因外貌酷似藝人 林海峰 而為人熟知。 2009年與樂隊和林海峰合作歌曲《夾硬泥》而首次主唱Rubberband歌曲 [3] 。 2010年與林海峰合作拍攝 易辦事 廣告 [4] 。 2017年展開演員生涯,接拍 viuTV 劇集《 賤民20 》。

    • 概览
    • 简要介绍
    • 生活习性
    • 钓场环境
    • 钓饵
    • 注意
    • 营养
    • 钓鱼方法

    蓝子鱼科篮子属动物

    泥猛鱼是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鱼类,又名褐篮子鱼、黎猛、臭都鱼。身体侧扁,侧面呈长椭圆形;头较小;体被小圆鳞,埋于皮下;侧线完全;尾柄细长;幼鱼尾鳍后缘浅凹形,成鱼尾鳍叉形。身体背部黄绿色且带有褐色,腹部灰黄色,体侧密布浅色小斑点;各鳍黄褐色;尾鳍有颜色深浅不一的带纹及斑点。

    泥猛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偶见于黄海。温暖性中小型鱼类,栖息于底质平坦的浅海或岩礁环境,常成群活动。以藻类、小型附着性无脊椎动物为食。 生殖期4—5月。 人工养殖包括大规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两个阶段,采用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方式,适合于单养或混养。

    泥猛鱼的鱼胆,可用于中耳炎、皮肤溃疡、疮疖肿毒、胆囊炎、跌打损伤等病症。 肉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泥猛体侧扁,椭圆形。头脸似兔,故英语有兔鱼之称。腹鳍两侧有硬刺,中间为软条。体褐色,散布着许多白点。尾鳍后缘弯入。其背鳍、尾鳍和腹鳍的刺有毒腺。体长达40厘米,重可达1千克。头小,口略突出。体黄绿或黄褐色,密布白点及小黑斑。背鳍、腹鳍与臀鳍的硬棘强大且皆具毒腺,尾鳍略凹。与长鳍篮子鱼(S. canaliculatus)相似,但后者鱼体上的白点较小且密集。

    腹内有一股藻食鱼特殊的臭,这也是一般藻食鱼类之共通特性,四季皆可钓得此鱼,而以冬季时所钓获之鱼体较大,也是最守时的鱼类,日出而食日落而息,早年钓友以面粉加鱼精粉和水揉粒钓之,东北角钓友则以南极虾为主要饵料,每年的暑假开始掀起钓鱼的序幕,三至五指幅的小鱼成群在北海岸出现,然后沿著海岸往北向基隆移动,鱼体也越来越大,中秋过后便开始在龙洞出现,并且仍然持续北移,及至成鱼。

    泥猛习性:泥猛生活于1—50米海域,幼鱼常在潮池中发现,成鱼栖息于海藻茂盛的礁石平台、缓坡或礁沙混合区。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主。4~6月份(水温22~25℃)为篮子鱼繁殖时间,产黏性卵,多黏附于海藻丛中。仔鱼孵化后,以海藻为食,对海藻养殖特别是江蓠养殖危害较大。

    钓场方面以生长海藻的海蚀平台最佳,以晴天小浪水清澈为垂钓的理想条件,海水一但混浊,鱼就不再吃饵了。

    无鳞肉厚,鲜嫩味美。是海钓的理想对象。闽台地区有很多钓友专以其为垂

    钓对象鱼。本人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出一种专用饵,现特提供给各位钓友试用:取高筋精面粉250克,新鲜虾肉100克(剁碎),鱼粉100克,南极虾粉20克,钓场处海藻50克(切碎),把所有的原材料一起搅拌均匀后加适量海水揉搓上劲,用塑料薄膜闷一个晚上,出钓时再揉搓均匀即可使用。注意事项:上鱼时要小心臭肚的毒刺,避免被扎。附解毒简单方法,把自己的尿液直接洒在刺伤处即可(老渔民教的屡试不爽)。

    由於它的刺不但锋利而且具有毒性,刺到有如蜜蜂螫到般的痛楚,因此抓鱼时要特别小心,最好用脚踏著再解钩,若不慎刺到,可用热水敷,水以不烫伤皮肤为准越热越佳,烫约半小时左右毒性应得以解,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热可以破坏毒素,这也是为什么煮熟后就没有毒了,道理是一样的。

    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较为丰富,具较高经济价值。

    食用方法:清蒸:泥猛杀好,洗干净沥干水,抹一点点盐,鱼底下垫两根葱,几片姜,上开水锅里蒸6分钟,倒去盘子里的回锅水,拣去葱姜,铺上姜丝(已煎过的)、葱,淋上热油再蒸1分钟,关火,淋上酱油出锅。煮: 此为潮汕地区做法,杀好洗干净,放入锅里,加少许水,放盐和酸梅,少许酸梅汤煮,味道可口开胃。

    钩:我钓泥猛用10-12号的白狐钩,其实用大的丸式也行,总之要蛮大钩,钩宽8-10mm。有的新手认为泥猛的口小,应该用小钩,我用过,但不好用。因为小泥猛多,泥猛一般都是一群围着饵啃的,一般不吞钩。估计有大泥猛才会吞钩。

    饵:用鲜活的小虾。为什么要鲜活?因为活虾比死虾的肉有韧性,耐咬。为什么要小虾?因为小虾正好能整个穿过鱼钩,不会太暴露,让泥猛不能随便下口。

    漂:没什么讲究,关键是要跟铅配合,达到什么程度?鱼一咬钩就沉下去的程度。也就是铅的重力正好跟漂的浮力相当。铅要定死,不要让它在线能滑。因为如果铅能滑动,那么鱼咬钩的一瞬间,铅的重力就不能体现了,变成鱼直接拉漂,信号就不明显。 钓组:漂+铅+八字环+20cm左右子线双钩(或者双铅头钩、或者多把钩绑成的锚钩,钓不中,可以挂中)。

    钓法:泥猛的游泳技术很好,一般都是围着饵啃,所以用大钩穿整个小虾(去头去尾,但不剥皮),让钩尖微微露出,这样泥猛会优先选择钩尖有肉漏出来的位置下口,提钩就容易中鱼。泥猛咬钩一般不会拉沉浮漂,一般都是稍微沉下去就浮上来,所以要抓住这个机会,提竿。提竿要用巧劲,轻轻一敲,如果感觉挂中了,就可以慢慢拉上来,如果没中,继续钓,如此反复。这样也可以让泥猛不容易把饵吃掉,装一次饵可以钓长一点时间。因此钓泥猛的技巧是——勤提竿。

  2. 泥鯭. 呢度講魚,其他意思,請睇 泥鯭 (搞清楚) 。. 泥鯭. 泥鯭 (鯭讀孟陰平聲),中國叫 褐藍子魚 ,英文叫 Mottled spinefoot ,係種 魚 ,歸入 籃子魚 一類,屬 藍子魚科 (Siganidae),學名 Siganus fuscescens ,見於 東印度洋 到 西太平洋 。. 泥鯭食得,係常見嘅 ...

  3. 生態. 食用. 捕捉與處理. 相關. 参考文献. 褐蓝子鱼 ( 学名 : Siganus fuscescens ,俗名 臭肚魚 (「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黎猛、泥鯭)为 蓝子鱼科 蓝子鱼属 的 鱼类 。 於1782年首次被 荷蘭 博物學家 馬蒂努斯·胡圖恩 描述為 Centrogaster fuscescens ,模式產地為 日本 長崎 。 [2] 分布. 本魚西 太平洋 區,包括 斯里蘭卡 、 印度 、 安達曼海 、 泰國 、 緬甸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日本 、 台灣 、 越南 、 中國 沿海、 印尼 、 新幾內亞 、 澳洲 、 密克羅尼西亞 、 帛琉 、 馬里亞納群島 、 馬紹爾群島 、 諾魯 、 所羅門群島 、 斐濟群島 、 新喀里多尼亞 等海域。

  4. Rendahl, 1944. Ussuria leptocephala. Nikolskii, 1903. 泥鳅 ( 学名 :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pond loach、oriental weather loach、weather loach)为 輻鰭魚綱 鯉形目 鳅科 的一 種 ,因身體滑,難以捕捉,所以又稱為「鰗鰡」。. 鰗鰡也用於形容小孩頑皮,溜的很快。.

  5. 20412. 讚好 收藏. 泥鯭,又名褐籃子魚,俗名臭肚,臺灣稱之為象魚,是香港水域常見的淺海魚類。 泥鯭非常粗生,沙灘石礁,甚至碼頭、渠口,我們經常見到人們在用魚絲吊泥鯭, 而租給幾個不相識的人一起去吊泥鯭的小舢板叫做「泥鯭艇」...... 陳家廚坊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ansKitchenCookbooks/ (照片由萬里機構提供) 食材 (3-4人) 30分鐘內. 深水泥鯭 450克(12兩) 陳皮 2角. 蔥 (切絲) 2條. 胡椒粉 少許. 生粉 少許. 蒸魚豉油材料. 生抽 1 湯匙. 魚露 1 茶匙. 糖 1 茶匙. 胡椒粉 少許. 冷開水(或清雞湯) 2湯匙. 1 將陳皮浸軟,刮去白色層,切成絲。

  6. 2021年3月5日 · 陳皮蒸泥鯭 - 蒸魚仔 鮮味! 細細條的泥鯭用陳皮蒸味道絕配醉男我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CbQFce5ZXYXP1ewnPjGew·我的Facebook👉🏻 https://m.facebook.com/SimonTKitchen/...

    • 6 分鐘
    • 10K
    • Simon T Kitchen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