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4日 · 日期:2021 年 7 月 24 日 作者: 王芊淩. 暑假就是水上活動最受歡迎的時候,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先前連沙灘都沒開放,隨著下週將回二級以後,部分水上活動終於可以重啟,但指引中仍強調上岸的時候要戴口罩,對此民眾也提出疑問要怎麼戴口罩? 指揮官也回應可以用口罩可以放在夾鏈袋上岸就開始使用。 適度的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指揮中心考量下到海裡去應該也不會有交互感染風險,加上水肺不會與人接觸,因此也予以解禁,包含衝浪、騎水上摩托車也不會聚在一起,同樣可以開放,只是上岸後要戴起口罩。 只是昨天觀光部對於水上活動指引時,雖然開放潛水卻沒開放浮潛,陳時中說:「浮潛如果比較近的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還會跟觀光局做討論。 至於進行水上活動後該怎麼敢快戴起口罩?

    • 新冠病毒在水中能傳染嗎?
    • 研究:過濾的水讓病毒活性減低
    • 泳池防疫措施真的足夠嗎?

    新冠病毒在人體生存的狀況是無法轉移到一些泳池中,吳易澄提到:「新冠病毒在水中環境較不穩定,在水中『活性』降低速度較快。」 由於泳池中消毒過後,水質中含有氯,病毒也相對敏感無法在泳池中傳播。吳易澄說:「這跟諾羅病毒、腸病毒不同,它們能夠在水中存活數天,即使使用氯、臭氧或溴化物消毒仍會部分殘存。」

    從研究中證實新冠病毒對氯的抵抗力低於細菌,吳易澄認為:「目前對於泳池消毒做法,有效減少細菌跟無套膜病毒數量,對於有套膜的新冠病毒也有效。加上過濾後的水,新冠病毒的活性減低較快,因為水中的懸浮物質提供吸附病毒部分保護作用,減少懸浮物質,也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 只是水域中存在新冠病毒的研究證據少,目前確實沒有研究證明人類透過水源或受污染的飲用水感染,相對密閉空間的飛沫感染,沒有研究證實水中感染力的存在。

    避免防疫疲憊,適度的體育場館開放仍是很重要,在其他歐美國家已經開放泳池,且有相對應的防疫標準。根據美國CDC在今年七月提出相關規範,包含下列措施: 1. 不管在水中、水上、室內、戶外,鼓勵未完全接種的人要保持1.8公尺的社交距離,場館也要改變其佈置,包含桌子、陽傘的距離 2. 不鼓勵共用會接觸臉術的器材(蛙鏡、呼吸管、鼻夾) 3. 經常清潔接觸表面,桌子、椅子、門把、洗手間等 4. 改善室內的通風、空調 5. 提醒員工、泳客仍需經常洗手 泳池做好防疫措施是相對重要,除了在職員工、教練外,入場泳客也需要進行個人體溫量測、症狀監測。吳易澄也提到:「透過預約時間、單向路徑規劃、不共享置物櫃和淋浴空間等,能夠減少泳客間不必要的接觸與傳染風險。」 畢竟疫情將是場長久之戰,該學會與它共存是早晚要面對的課...

  2. 2022年6月30日 · 戲水溺斃出現「十大徵兆」剩不到60秒能營救. 日期:2022 年 6 月 30 日 作者: 謝承恩. 夏季水上活動盛行,不少民眾疫情期間悶壞,迫不急待外出到溪邊或海邊戲水,卻因不諳水性發生溺水意外。. 美國水上救援專家指出,溺水者通常非常安靜,往往周邊 ...

  3. 2022年8月21日 · 謝凱生醫師提醒,暑期戶外活動及水上活動增多,在出發前務必先收集活動地點的資訊,如救生、救護及氣象、水文資訊,有心血管疾病、慢性病、傷口的民眾應先尋求醫師評估後再進行活動,戶外自然環境變化大,務必做足準備後再進行活動,避免 ...

  4. 2022年10月13日 · 日期:2022 年 10 月 13 日 作者: 孫珞軒. 根據分析 18 個國家數據的最新研究指出,童年時期在沿海或內陸水域(如河流、湖泊)周圍玩耍的經歷,與成年後更好的心理健康情況有關,且這個發現在每個國家都得到了證實。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成年人在公園和森林等「綠色空間」度過休閒時光與減輕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有關。 然而,人們對海洋、河流或湖泊水域等「藍色空間」的好處所知甚少,童年時期接觸水域環境的經歷對未來的影響也尚不清楚。 對此,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歐洲環境與人類健康中心進行了一項研究,蒐集「藍色健康國際調查」(BIS)的數據,分析來自 14 個歐洲國家和其他 4 個非歐洲國家與地區(香港、加拿大、澳洲和加州)共 15,000 多人的資料。

  5. 2022年8月4日 · 1. 挑選適切服裝、裝備. 高溫環境下特別不容易散熱,為了讓運動過程更加舒適,應穿著輕便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服裝,選擇能吸濕排汗的材質,不黏身體才能減少衣物的摩擦。

  6. 2023年8月24日 ·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指出,不同的水上活動,有時造成不同的皮膚症狀,尤其現在仍是藍眼淚旺季,民眾將有含有藻類的海水淋在身上時,應小心接觸性皮膚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