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0月10日 · 港聞版. 發布時間: 2012/10/10. 分享: 政府正式公布長者生活津貼」(特惠生果金細節長者要符合入息及資產限制每月可獲2,200元津貼當局強調設申報機制是希望集中資源向有需要長者提供補助期望本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後最快明年3月發放津貼預計首年有40萬長者受惠為推行計劃將要增聘100人手每年涉及3,200萬元學者及社署前綫均認同,要設立申報機制,但有政黨則要求要提高資產門檻。 首年料逾40萬長者受惠. 政府建議向年滿65歲合資格長者,發放每月2,200元長者生活津貼,申請資格將與現時生果金申請資格看齊(見表),政府為了簡化程序,會將現時29萬名、已通過申報程序並正領取生果金的長者,自動轉往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預計首年將會有超過40萬人領取。

  2. 2012年10月13日 · 原稱特惠生果金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議案隨著十月底提交立法會財委會爭議會越來越激烈。 政黨爭相議價,由爭取撤銷任何資產審查,撤銷70歲以上長者審查,提高資產上限,到要求推動全民退休保障諮詢等,各式各樣。 政府堅持長者要申報資產確保有需要的長者才可得到這福利以達到扶貧的目的但申報程序盡量簡單。 政府並把計劃追溯至議案通過之時,以 催促 立法會盡快通過撥款,令長者 早日受惠 。 特惠生果金源於今年的特首選舉。 梁振英起初回應民間要求全民退休保障的訴求,在二月時公佈 福利政綱 ,建議推出特惠生果金。 當時,政綱的小標題是「退休生活保障」。 在競選勝出後,扶貧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羅致光 稱 ,委員會的首要任務是落實特惠生果金措施。 張建宗 進一步指計劃是介乎生果金和綜援之間。

  3. 2012年10月11日 · 特惠生果金是全數由公帑支付而張超雄提到的全民退休保障則是由僱主及僱員等供款支持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勞福局局長張建宗也強調,不能把長者生活津貼當作全民退保的前奏。 事實上,政黨和民間組織近年屢次提出推全民退保,令每名港人退休生活有保障。 雖然外國早已有全民退保制度,但今時今日在港推行,是否就等如有更美好的退休日子? ‧彭定康年代不可行,現在可行? 本港早在90年代已曾討論全民退保,前港督彭定康於1994年主動就老年退休金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建議所有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可獲2,300元;僱主及僱員每月供款相當於月薪的3%,政府也會注資。 諮詢引起爭議,部分市民支持,也有學者激烈反對,批評未能針對幫助有需要者,結果未達共識,政府放棄計劃。 90年代不成功,現在會否成功?

  4. 2012年10月8日 · 港府提出長者生活津貼特惠生果金方案政府強調受助者須符合入息及資產審查但泛民建制施壓要求撤銷社會要敬老但資助應符合應幫則幫原則否則對坐擁千億元身家的也派錢豈非慷納稅人之慨

  5. 到落實特惠生果金,我真不希望他們又有適當時候放寬的打算。 如果張建宗局長認為癥結在於開支,誠缺説服力。 政府單就去年便有七百多億盈餘,庫房水浸已不是首次,撤銷資產審查只需額外多花33 億[3],游刃有餘。 而如果張局長認為政策本意不在於推行全面的退休保障,那請局長告訴我們,我們無論退休金安老醫療牙科保障均大大落後其他先進城市,長者的基本尊嚴,你如何確保?增加這1200元生果金,已是很卑微很基本的要求了。 梁振英得到的基層掌聲,並非有何過人之處,而是社會真的愈有需要。

  6. 2012年10月15日 · 7月26日我在本欄寫過篇替生果金算算帳的文章認為政府想引入的特惠生果金制度資產入息審查太過寬鬆不符審慎理財原則其後的兩個多月有兩件相關的事發生一是統計處更新了香港未來30年人口的推演有助我們更準確計算生果金未來的成本二是不少政客視審慎理財如無物竟乾脆要取消資產入息審查首先算算帳。 2012年香港65歲或以上人口98萬,到了2041年會增至256萬,但20至64歲適齡工作(但不一定工作)的人口,卻從今年的493萬稍降至2041年的482萬。 「生果金」可以有幾種不同方案,後果不一。 料半數人可通過審查. 第一是可沿用現時的制度,65至69歲的若通過資產入息審查,每月可得1,090元,70歲或以上的則人人皆可得1,090元。

  7. 就著新推行的$2,200特惠生果金計劃今次調查結果顯示56.7%被訪者認為金額不足夠支援長者的基本生活交叉分析更顯示有52.2%的65歲或以上被訪者認為$2,200的金額並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