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8日 · + 1. 特首選舉向來投票率極高 唐梁大戰最低94.9% 過去五屆特首選舉中2002年第二屆選舉2005年補選都無競爭董建華和曾蔭權同樣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其後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經修訂加入信任票制度」,即使是一人模式仍須投票歷年來共4場特首選舉需要投票包括199620072012和2017年這4場選舉與今次不同之處都是有超過一人入閘。 李家超獲得1416張有效支持票,佔所有選票99.2%,創歷屆當選特首新高。 (李澤彤攝) 曾蔭權第二任期 創下82.4%最高得票率. 首屆特首選舉1996年舉行,由400名推選委員會委員投選,投票率接近100%,董建華當時獲得320票,得票80%當選。

    • 「資深選委」集中於政商界別
    • 選委長期連任 或源於制度設計
    • 「過渡」安排變常態 挫港府認受性
    • 半數「資深選委」 上屆無提名特首

    今屆選委選舉破紀錄有1,500多人獲提名參加選委會38個分組界別,是史上最多人參選的一次選委選舉。《香港01》分析今屆提名和歷屆選委名單後,發現有52名「資深選委」自1996年推委會至今,20年來一直代港人選特首。 52名「資深選委」中,逾八成人今年循工商、金融界和政界參選。屬工商、金融界的有18人(34.6%),包括長和主席李嘉誠、恒基集團主席李兆基、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等城中富豪。另有24人(46.2%)來自政界,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等。 餘下10名「資深選委」則循其他界別參選。例如前工程師學會會長梁廣灝出戰工程界、全國政協兼著名演員汪明荃及藝發局主席王英偉參選文化小組等。 在這批「資深選委」當中,許多均是現任或前任人大、政協。循香港佛教聯合...

    深入分析這批「資深選委」過去數屆的所屬界別,有14人(26.9%)過去至少3次循人大或政協組別成為選委,顯示港區人大、政協職務成為部分人長期連任的捷徑。 為何有人可長期進佔選委議席?首先,在1,200人選委會中,預留了51席供港區人大自動當選,另有36席由政協自行協調選委。例如譚惠珠、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王敏剛及劉佩瓊等人一直以港區人大身分自動成為選委。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美心集團老闆伍沾德之女伍淑清則長期循政協界別躋身選委會。 另外,政府設計選委會各分組界別的選民資格等技術細節,也造成一批「資深選委」可以連任多屆。 《基本法》附件一規定,選委會須由4大指定界別平均組成,而投票方式、選民資格等技術細節則由選舉法例規定。在實際操作上,政府主要以立法會功能組別選民資格...

    「小圈子選舉」所帶來的影響,令特首和特區政府缺乏民意基礎,施政時往往舉步維艱,問題近年愈來愈嚴重。 鄭宇碩表示,本港最終應達至普選特首,選委會制度原意只是過渡性質。他批評這個「過渡」安排已運作20年,《基本法》附件一中所謂的「廣泛代表性」僅為說辭,普選仍然杳渺無期。 「市民會認為管治班子只代表北京和權貴階級,認受性不足,亦無民意支持,致令政府管治艱難、無法作出重大決策或改革,變成『跛腳鴨』政府。」鄭宇碩說,長遠而言應推翻人大「8.31決定」、重啟政改,才有望解決困局。 曾任特區籌委會委員和推委會成員的李鵬飛則對改革選舉制度感悲觀。他認為,選委會制度沿用多年,內部的既得利益團體必會抗拒改變,加上全球本土化浪潮、港獨聲音漸起,未來北京將會有更大顧忌,未必願意放手香港發展民主,單是將立法會議席改為...

    李鵬飛又透露,現時的提名制度與推委會第一屆特首選舉有所不同,是採用不記名方式提名特首候選人,而非公開提名。他憶述,董建華參選初期,在總數400張提名中僅取得206張,一度擔心落選;後來特首選舉改為選委須公開提名特首後,或多或少給予選委壓力,提名參選人時會有更多顧慮。 特別是自2002年特首選舉起,選委採用明票方式提名參選人,當時民望低迷的董建華仍能取得近九成選委提名,直接連任。自此外界亦視提名人為相應參選人的支持者,這情況於上屆選舉特別明顯。 現時選委會提名期結束,焦點之一在於上屆提名梁、唐兩人的選委中,有多少人今屆爭取連任。分析52名「資深選委」上屆的提名意向,有20人提名唐英年、6人提名梁振英,餘下26人沒有提名任何特首候選人,包括譚惠珠、鄭耀棠、范徐麗泰等重量級人物。 相信今屆特首選舉...

  2. 2017年3月26日 · 特首選舉足本重溫林鄭月娥勝選宣言. 撰文:曾向銓 黎梓緯 陳宇軒 黃靜薇 李彤茵 鄭秋玲 何宛兒 李大煒. 出版: 2017-03-26 07:53 更新:2017-03-26 17:26. 特首選舉結束選舉主任公布點票結果有效選票為1163張1號候選人曾俊華取得365票2號候選人林鄭月娥取得777票3號候選人胡國興取得21票。 林鄭月娥當選新一任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發表勝選宣言,提到其班子將會廣納賢能,只要有心有力,不分派別人士都會邀請。 特首選舉點票結果,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 林鄭勝選宣言足本: 曾俊華敗選感言,足本重播: (羅君豪攝) 【16:03】選管會主席馮驊見記者交代今日選舉情況,他指點票在中午12點開始,約用1小時25分鐘完成。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4月13日 · 出版: 2022-04-13 07:00 更新:2022-04-13 07:00. 58. 特首選舉提名期進入尾聲辭任政務司長參選的李家超連日獲大批選委主動提名截至昨晚已取得超過700張提名票今早13日正式報名參選。. 新選制下選舉委員會人數增至1,500人縱使是一人模式 ...

  5. 2021年3月11日 ·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料於今年九月舉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特首參選人入閘門檻將大幅提高在新例下選舉委員會由去屆1200人增至1500人提名門檻為相應由現時的150張提名增至188個提名增幅逾兩成。 除了總提名票增加,選委會組成由過去的四大界別改為五大界別,而新增的第五界別將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青聯等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組成,參選人須從五大界別各取至少15票提名票,才符合入閘資格。 對泛民來說,這無疑是難度更高的「大門檻」,日後能成功參選的機會更低。 + 7. 第五界別涵「全國性團體」 第四界別「區域組織代表」變「地區組織代表」

  6. 2021年3月11日 · 126. 全國人大會議今日11日下午在北京大會堂閉幕表決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決定訂明特首參選人須獲得選舉委員會不少於188名委員聯合提名且上述五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委員不少於15名方能入閘」。 同時五大界別組成曝光包括第一界別工商金融界」、第二界別專業界」、第三界別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第四界別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及第五界別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 + 1. 決定全文如下: 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決定通過時,人民大會堂會場內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7. 2017年3月25日 · 特首選舉明日26日舉行1194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成員將為港人投票選出特首選舉前夕各界選委陸續透露投票取向。 《香港01》盤點候選人票數,估計林鄭月娥帳面獲至少725票支持,而曾俊華則手握逾300票,至於公開表示支持胡國興的選委只剩下個位數字。 外界關注「兩司」的走票情況。 臨近投票日,選委紛紛表態支持林鄭月娥,林鄭月娥手握選票或已逾601張。 (資料圖片) + 12. 【現場目測點票】密切留意數字更新: 特首選舉點票結果,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 資料整理:梁節儀、李樂欣. 林鄭月娥帳面取725票支持. 特首選舉進入最後直路,挾580張提名票強勢入閘的林鄭月娥選情被看高一線,臨近投票日再獲多個界別選委及主要政團表態支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