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日 · 根據衛服部的最新統計資料2020年臺灣一共進行了212萬151起手術其中住院手術117萬9,434起門診手術則是94萬717起平均每天5,800多起的手術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是下一個動手術的人但即使如此有充足保險意識預先做好規劃的人其實還是不多

  2. 2019年4月1日 · 海扶刀又叫超音波聚焦刀高強度聚焦超音波腫瘤治療系統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的譯稱英文縮寫為HIFU」,也被稱為聚焦超音波手術FUS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 此種手術治療原理和聚焦太陽光相似,不需要開刀、不用流血,用超音波聚焦在腫瘤處,使焦點區產生高溫,破壞腫瘤細胞,因此此手術也被稱為無創手術。 雖然被稱為「刀」,治療過程卻不用開刀,比起一般開刀手術或微創手術,海扶刀不但對正常周邊組織傷害較小、沒有傷口、治療時間較短,甚至不用麻醉、當天門診手術後就可以直接回家。 對於患者而言也將是新的治療選擇,尤其女性子宮肌瘤患者透過海扶刀手術,也不會造成肚皮的傷口。

  3. 2021年5月1日 · 急診室中最常見的處置是傷口縫合」,一般急診病患有外傷如撕裂傷的情況通常不會被推到手術房而是在急診室就直接進行處置然而傷口縫合是屬於健保代碼226中的治療處置並沒有歸類在健保代碼227的手術項目中但處置過程中還是有符合麻醉切開縫合等定義若是民眾要求在診斷書上寫縫合手術」,急診科醫師大多是會同意的但林逸婷強調還是要尊重醫生的專業診斷而是否能理賠則仍是端看保險公司的認定。 另一個常見但卻常被民眾忽略權益的治療是「脫臼復位術」,脫臼復位有被歸類在227的手術項目中,舉凡下巴、肩關節脫臼,或是因運動打球而造成的手指脫臼等,也都會在急診直接處置。 由於不會進開刀房,也沒有見血,跟一般民眾想像中的手術有落差,反而容易忽略自身的權益。

  4. 2021年9月1日 · - 2021 年 9 月 1 日. 1677. 0.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引進,民眾在醫療上的選擇愈來愈多,自費項目亦琳瑯滿目。 本次特別企劃透過不同科別的5位醫師,解析自費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分享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近5年,臺灣醫療自費項目愈來愈受重視。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科科主任方震中點出他的觀察:「大家都不希望健保費上漲,基於健保永續原則,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將是目前趨勢。 方震中回憶,10年前自費項目偏少,甚至幾乎沒有。 過去,當病人家屬哭著拜託他:「醫師,只要能把我家人救起來,多少錢都沒問題。 」方震中都會回應:「不用啦,健保都有給付。 「隨著海內外醫療的突飛猛進,我愈來愈不敢講這種話。 」方震中表示,現在不僅手術醫材有自費項目,許多藥品都必須自費。

  5. 2023年8月1日 · 案例一. 先前林文惠有一名承接的服務件客戶在工作時突然間昏倒同事趕緊將他送醫後經由醫師診斷發現腦部有腫瘤需緊急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後因出現一些症狀醫生認為還需要再開第二次手術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開完第二次手術後客戶就癱瘓在病床上除了可以透過雙眼表達意識外肢體完全沒有辦法活動。 從此刻起,她的先生只好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料他的生活。 客戶家庭頓時少了2份收入,也大大影響到還在求學中的孩子。 雖然先前客戶有投保醫療險,但她的先生向林文惠哀傷地表示說:「早知道保險應該多買一些」。 然而,其實有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事先早知道的,所以在不確定的人生中,把一些未知的風險分散掉,寧可定期付一些尚可負擔的費用,也不要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後悔莫及,不但影響到自己也拖累了家人。 案例二.

  6. 2018年6月1日 · 以發展較久的手術技術達文西手臂手術系統來觀察根據信文達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臺灣歷年以達文西機器手臂施作的手術量逐年成長可看出新式醫療已逐漸為民眾所接受已是一股不可抵擋的趨勢見圖一)。 完善醫療險的重點式規劃. 針對部分特定門診手術因新型醫療技術所產生較高的醫療費用建議將保障規劃在實支實付醫療險當中除了不用特別去挑選手術項目且在限額內也不用擔心費用的問題

  7. 2017年5月1日 · 自實行全民健保以來,凡參加健保開業醫師,其屬健保收入皆由中央健康保險署核發,並由健保局開立扣繳憑單,所以屬健保收入要漏報幾乎不可能,但非健保給付項目之收入或非加入健保之醫療診所漏報收入則時有耳聞。 *漏報部分負擔金額。 未向病患收取的部分負擔費用,許多醫師以為這部分就不用申報收入。 然而,中央健康保險署規定,若要對病患免收部分負擔,須向中央健康保險署報准後才能免收。 而且,國稅局所得歸戶資料中已減除未收取費用的部分金額。 *健保收入成本計算錯誤。 健保收入的成本費用,係依據財政部每年公布之「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計算,不同醫療類別及不同收入項目,皆有不同的標準,諸多診所經常因此計算錯誤。 醫療診所所得申報有3種方式. 1.核實認列. 診所平時依實際收支入帳,依實際產生所得認列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