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仕途遭遇,用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2. 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此诗通过对歌妓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3. 琵琶行. 朝代: 唐朝 | 作者: 白居易. |.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

  4.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

  5. 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宛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的聲音。好像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6.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7. 琵琶行 〉是 中唐 诗人 白居易 的长篇敘事 樂府 之一。 作于 唐宪宗 元和 十一年,即公元816年。 简介.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 江州 司马 已两年,在 浔阳江 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妻,而今在江口獨守空船的歌女。 因兩人生命歷程相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有感而发。 全诗共754字(加序言),若不计则有616字。 其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被奉为最有名之句。 诗中关于声音的描写也有很高艺术水准。 明代书法家 陳洪綬 评价〈琵琶行〉:「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 描寫聲音四大名篇之一.

  8. 琵琶行 〈並序〉作者: 白居易 816年. 本作品收錄於《 全唐詩/卷435#琵琶引〈並序〉 》和《 唐詩三百首 》. 姊妹計劃: 百科 · 圖冊分類 · 數據項. 元和十年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 船 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 都 聲。. 問其 ...

  9. 琵琶行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目录. 1 创作背景. 2 作者简介. 3 作品查阅. 4 琵琶行文章. 琵琶行. 1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 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琵琶行 〈并序〉作者: 白居易 816年. 本作品收錄於《 全唐詩/卷435#琵琶引〈并序〉 》和《 唐詩三百首 》 姊妹计划: 百科 · 图册分类 · 数据项. 元和十年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 船 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 都 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黙,自叙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顦顇,轉徙於江湖間。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 瑟瑟 。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