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3日 · 即時通就是即時通訊,適合快速的討論事情,但即使如企業溝通平台都還是有瑣碎、發散的缺點(參考: 我們真要用 LINE 談論公事嗎?小心即時反害了工作效率 ),而這些缺點在交代一件重要、複雜的任務時,都還是不如一封電子郵件來得明確又精準,並且可以「留下有效的備忘錄」,這是郵件的 ...

  2. 2016年11月1日 · 1. 算計的純粹遊戲樂趣: 所有的策略類型遊戲其實都是某種程度的精神時光屋。 三國志、信長的野望、 模擬城市 等等,哪一個不是會不知不覺耗掉我們的時間? 只為了那開疆擴土、都會發展的滿足感? 只是這裡面有相對簡單如三國志、信長的野望,也有相對複雜如模擬城市、文明帝國。 而一場跳棋或象棋可能幾十分鐘可以結束,但一場圍棋卻會讓人深陷其中好幾個小時。 模擬城市、文明帝國,可說是如後者。 為什麼這些策略遊戲這麼容易不知不覺就消耗大量時間呢? 因為這些遊戲的樂趣,不是來自於快速消逝的動畫聲光效果,而是來自於「必須精密算計的腦部活動」 ,當大腦沉浸於各種戰略佈局、策略推演,大腦把全部的力氣用在計算每一步的數值效果之上,於是再也感覺不到外在時間的流逝。

    • 發展局名冊1
    • 發展局名冊2
    • 發展局名冊3
    • 發展局名冊4
    • 發展局名冊5
  3. 2017年9月25日 · 而有了這樣的元經驗筆記」,我也從這樣的基礎發展出了我自己「 快速學習新東西的3步驟:體驗、搜尋、才開口問 」、「 聰明的旅行行李打包清單法 」等等筆記方法。 我在電腦玩物撰寫的「 開始練習讓一次經驗有10倍效力 」裡提到:「為完成的任務整理出這次覺得有效的經驗流程。 」才能「建立起一個可重複利用的經驗系統」,而這正是元經驗筆記的價值所在。 你的筆記或日記,還在重複著記錄卻無效的循環嗎? 那麼推薦你可以跟著我來試試看,筆記「元經驗」而不只是個別經驗的方法,因為「元經驗」才是可以重複利用的有效筆記。 筆記術系列文章: [筆記術-1] 六種表格式思考法讓筆記效果立即加分. [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筆記術-3] 如何正確且高效率的犯錯?

  4. 2016年7月8日 · 最近, 我安裝了一款叫做「文化資產導覽」的 App,讓我有了上述的體悟,在這款雖然介面不新潮,但內容很紮實的政府製作 App 中,提供了我們去學會住家附近歷史故事的機會 ,他會探測附近的老建築 、 古蹟 、 遺址,並提供包含圖文導覽 、 語音解說、360度 ...

    • 發展局名冊1
    • 發展局名冊2
    • 發展局名冊3
    • 發展局名冊4
    • 發展局名冊5
  5. 2017年3月7日 · 幸運的是我們也身處一個數位科技持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有更好的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 不一樣的思維 」完成有效的 數位資料整理 。 這篇文章,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供五個整理思考角度和具體作法。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6. 2018年12月18日 · 最近讀完《 心態致勝 》一書,從定型心態、成長心態角度,反思時間管理上面對的各種問題,產生許多啟發,也將我寫下的筆記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定型心態,什麼是成長心態? 如果從時間管理的角度來解讀。 成長心態 :「相信人可以發展他們的能力」,我可以練習去更積極行動,可以持續的調整計畫,相信自己會改變與成長。 我會犯錯,但我也會修正。 定型心態 :我必須要有恆心毅力,必須要天生專注,必須要充滿熱情,必須要有完美計畫,必須不犯錯,才表示我擅長時間管理。 成長心態會為時間管理方法,帶來更大助益,我也寫過相關文章,分享時間管理中的成長心態:「 生活現實,總是還有最佳化下一步行動的空間 」。 下面,就讓我從幾種定型心態產生的問題,做一個翻轉,思考成長心態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7.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