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5日 · 港大正作青少年疫苗接種研究,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昨日表示,數據顯示參與研究者打三針科興後,體內抗體水平仍未追上打兩針復必泰者,故認為青少年若有條件都應打三針科興才算完成接種,惟兩種疫苗T細胞反應相若,其中科興可產生較多種類的T細胞。 港大正研皮內注射科興抗體水平. 團隊另開始研究以皮內注射科興對抗體水平影響,料下月有初步結果。 農曆新年是中式食肆的旺季,龍圖閣海鮮飯店負責人陳強昨得悉過了年才推疫苗氣泡,相信政府聽到業界的聲音。 (鄧宗弘攝) 兩日各逾3萬人接種. 按接種計劃網站資料,昨日本港共逾3.8萬人接種疫苗,逾1.9萬人接種科興,近1.9萬人 接種 復必泰,其中1.8萬人打第一針,1.6萬人則打 第三針 ,單日整體接種總劑次連續兩日多於3萬。

    • 新冠康復者、長者、一般人士注意 新增了哪些疫苗接種站?可打復必泰和科興?楊何蓓茵表示,9月將增加新冠疫苗接種點,並計劃於10月再增另一批「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以擴大各區接種點的分布範圍。
    • 新冠康復者要接種第3針新冠疫苗嗎?現時一般只建議康復者接種2劑疫苗。免疫力弱人士及50歲以上人士除外。(詳見「康復者接種新冠疫苗系列附圖」)1.
    • 一般人士或有較高暴露風險等人士,本身曾接種兩劑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建議接種第3或第4針新冠疫苗嗎?每針相隔多少時間?年滿50 歲或以上人士:建議接種4劑新冠疫苗。
    • 屬於較高暴露風險人士包括?於醫療機構、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工作的員工。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風險和較易傳播新冠病毒的員工(例如參與抗疫工作、提供跨境運輸或於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員)
  2. 2021年7月19日 · 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短時間內接種第三、四,對效用及保護率的影響很少,相信接種者會多些短暫或輕微副作用,而長期有否其他副作用未知。 他強調,健康的人接種兩針已有足夠保護率,短期內毋須打第三、四針。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資料圖片) 梁子超: 疫苗保護率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疫苗保護率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目前亦不知道具保護作用的抗體水平下限,如接種4針令抗體水平太高,會否增加罕見副作用的風險,屬未知之數。 他認為上述男子接種4針疫苗沒有必要,加上香港疫情不嚴峻,如一般人仿效接種多於兩針,反而造成疫苗浪費。

  3. 2021年9月27日 ·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打第三針背後主要基於3個原因,除了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會在接種6個月後開始下降外,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特定群組有其迫切需要接種第三劑以增加疫苗保護力,還有什麼原因呢?

    • 科委會建議3類人打第三針 研究:打科興後打復必泰 較多現副作用
    • 免疫力弱須隔4周接種 打科興者隔半年
    • 防護中心稱盡快安排 需要會加購疫苗
    • 委員會:維持接種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相隔14日

    本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劑數至昨日突破900萬劑。關於第三針副作用方面,許樹昌稱,根據中大研究,將80名完成接種兩劑科興的人,隨機各分配40人接種復必泰或科興作為加強劑,打復必泰組別的有35人針口痛,科興的則有12人;復必泰組別亦有較多人感疲倦、肌肉痛,惟全部症狀一周內消退,沒嚴重副作用。

    許樹昌在會後表示,委員會建議三類人接種第三針。 第一類:為免疫力弱者,須與第二針相隔至少4星期,相關患者包括需接受化療或電療的活躍癌症病人、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需要洗腎者、愛滋病患者,以及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風濕病患者。專家說本身打兩針科興的人,第三針可接種產生更好免疫反應的復必泰。 第二類:為已接種兩針科興的市民,尤其是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人員,參與抗疫工作、提供跨境運輸或在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員,以及長期病患者,委員會建議這些人相隔第二針至少6個月接種第三針,可選擇「溝針」接種復必泰。 第三類:為上述較高風險群組中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的人,專家不建議轉疫苗,暫時沒有數據顯示滅活技術平台的疫苗會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如對復必泰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則可轉打科興。 相關...

    被問到何時可打第三針,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當局會逐步、有序地推行,希望盡快為免疫力低、醫護人員、長者等安排第三針接種,他相信當局很快可向市民講述最新安排。截至昨晚,本港合共有超過167萬人已接種至少一針科興,其中逾161萬人已打兩劑。被問到有否足夠疫苗,徐回應,如有需要,政府會加購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說,目前最終目的是為年滿18歲、接種科興的人打第三針,但有優先次序,先安排高風險群組接種,「到最終打到沒有病痛、不太大年紀,一直降到40歲、30歲,甚至是18歲以上,基於所有科學印證都是值得打的」。至於不屬高風險、已打兩針復必泰的人,他指現時建議並非「一世無得打第三針」,相信該批人最終都要打第三針,只不過是時間及疫苗種類的考慮。

    至於世衛建議流感疫苗可與新冠疫苗同時接種,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就此討論。劉宇隆表示,委員會認為本港在「清零」政策下,有足夠時間接種疫苗,採取比較小心的方案,期望清晰區分兩款疫苗接種後的反應或副作用,維持接種兩類疫苗須相隔14日,但會彈性處理。 明報記者 1.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2.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3.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4.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5. 了解突然暈倒4個病因:心律不正常、短暫心臟停頓、血壓低、腦癇症發作有先兆? 6.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

  4. 2022年6月2日 ·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出,不論首兩針接種打何種平台的新冠疫苗,第3針打mRNA疫苗,預防新冠輕症的成效比得上3針均接種mRNA疫苗,建議市民第3針選mRNA以增強免疫力。

  5. 2022年3月23日 · 發現60歲或以上患者,打兩復必泰或科興,預防死亡成效分別為92.3%和77.4%;若打第三針,兩者預防死亡成效均逾98%。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市民應打三,若來不及打三,例如只打了一科興者,第二可考慮轉打復必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