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5日 · 「今日理財筆記」精選以下3篇文章,click入嚟睇睇,有用記得與朋友分享。 1. 理財極主義 斷、捨、離幫你慳多啲賺多啲. 除咗慳錢之外,理財「斷捨離」仲可以幫你賺多啲? 即睇可以點實行理財極主義! 2. 【港人移民】調查:近半港人對海外工作持開放態度 45歲或以上首選內地 後生仔又點揀? 近半港人考慮海外工作,首選咩地方? 3. 【收息基金】基金名稱後的英文代號有甚麼含意? 教你睇邊款基金有息派. 基金名有唔同英文代號,點睇邊款有息收? 撰文:hket小編. =======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 欄名 : 今日理財筆記.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除咗慳錢之外,理財「斷捨離」仲可以幫你賺多啲? 即睇可以點實行理財極主義!

  2. 2021年8月27日 · 莊韻澄(前名莊端)在鏡頭前經常以性感形象示人,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原來她曾經是一名樓市炒家。 在大學畢業後已跟隨從事地產業的媽媽買樓。 她在千禧年代初樓市低迷時入市,高峰時曾擁有逾10個物業,至2015年選擇全數沽出。 炒家生涯中雖然曾賺近千萬元,但她坦言:「我在最黃金的年代炒樓,當時的錢很容易就賺到,到現時長大後才發現,先甜後苦不是好事。 在富裕家庭長大的莊韻澄,媽媽開地產舖,亦有家人開證券行。 自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她逐漸對投資產生興趣,更選擇在澳洲墨爾本大學修讀經濟學系。 「媽媽教要學會『錢滾錢』,就不用如此辛苦工作賺錢。 800萬買貝沙灣物業 持貨10年賺2千萬. 相較於兩名傾向於穩陣投資的哥哥,莊韻澄透露她與母親的性格最為相似,同樣敢買敢賣,所以她最得母親炒賣的「真傳」。

  3. 2020年8月27日 · 理財規劃理財好簡單 一幅圖 七步曲 教你妥善如何財富增值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理財資訊 - D200827.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8/27 07:30. 分享: 【理財規劃理財好簡單 一幅圖 七步曲 教你妥善如何財富增值. 想財富增值、盡早財務自由,過真正的自由自在生活,必須學懂妥善理財。 除了可以諮詢財務策劃師的意見,有些理財守則也非艱澀難明,若緊記並貫徹執行這些理財守則,財富離你不遠矣。 財務策劃師唐德玲解釋,為客策劃財務時,有所謂的「理財金字塔」,在應用「理財金字塔」時,不同人的安排或許有少許差別,但我喜歡用下面這個(見附圖)。 「理財金字塔」 理財基礎 工作收入為先.

  4. 2023年10月16日 · 歐美近十年興起「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簡寫FIRE)的財務自由運動。 FIRE的參與者累積了一定財富後,可選擇較法定退休年齡提前至30歲、40歲退休,也多過着極生活,盡量降低物慾減少開支,把時間投放在陪伴親友和發展個人興趣之餘,力求維持財政紀律。 但FIRE要行得順利,絕非易事,近日就有一名本為FIRE死忠的網民在討論區發帖訴苦,指為了退休金儲蓄而節衣縮食多年,非常痛苦而且後悔,現已放棄實現提早退休目標,寧願繼續工作到老,維持正常生活質素。 多年FIRE死忠遇疫情打擊. 30到尾的網民「ir0nuckles」在Reddit發帖《有人退出FIRE並用這筆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5. 2020年9月4日 · 踏入50歲,麥子麒指,人們應更加密切地檢視個人退休儲蓄的進度,衡量其退休儲備是否足夠應付理想的退休的生活模式,若進度落後,或要考慮降低對退休生活的期望,甚至要延遲退休。 此外,退休投資組合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或要考慮年金及債券等投資產品。 50歲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 60歲做好開支預算 避免花光積蓄. 進入60歲的階段,麥子麒建議開始退休生活的人士,需做好生活開支的預算,定期檢視退休投資組合的回報,以免因開支增加或投資回報未如理想,而花光退休儲備。

  6. 2024年3月26日 · Klinder續稱,市面上當然仍有高調奢華、缺乏安全感而自大的暴發戶,但更多的是過着平靜生活、外表與一般中產小康階層無異的隱形富豪... 安靜的百萬富翁通常過着稍微偏上的中產階級生活; 住漂亮房子,卻非豪宅; 比起平治和寶馬,更有可能駕駛本田、富士、富豪、吉普和福特的SUV或農夫車; 會在Costco和Target購物; 穿雅致衣服,但通常避免「設計師」品牌、華麗珠寶和其他炫耀的外在展示。 從以上可見,現代富人已發展到與中產難分難解。 不過,Klinder根據他認識的三分之二低調富人,概括以下 隱形富豪六大 「 財氣外露」特徵︰. 通常是美食家. 有閱讀習慣. 重視獨特旅遊體驗. 簡約主義者. 注重健康. 支持藝術. 點擊圖片放大. +3. 隱形富豪特徵(一):往往是美食家.

  7. 2020年7月7日 · 個人理財並沒有捷徑,必須靠自律及持之以恒才能達到財政上的目標。不少人當面臨結婚生、甚至是退休時,才後悔自己未曾好好理財,時常擔心儲蓄不夠應付生活。如何可避免自己將來面對同樣問題?有專家建議,大家應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