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3日 · 朱古力不少人都愛吃,惟要留意食用分量。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英國註冊營養師黃蘊芝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講解朱古力的營養及建議食用上限,並提醒選購朱古力時主要可以看其成分,比較不同朱古力的糖及脂肪含量。

  2. 2021年9月9日 · 李杏榆分享小朋友吃零食,以及揀選零食的6個貼士。 ‧ 脆口零食可揀穀物片、米餅或麥餅. 如小朋友較喜歡脆口零食,可以為他們準備穀物類早餐片、米餅或麥餅等,含纖維及具飽肚感。 部分穀物含蛋白質,米餅和麥餅的熱量比起瑪利餅、其他有餡的餅乾相對較低。 米餅口感脆口,糖含量亦較低。 ‧ 水果以新鮮水果較佳. 新鮮水果可以準備提子、藍莓及車厘茄等小型水果,方便小朋友進食。 分量約一個拳頭大小已足夠,數量視乎水果大小,一般提子和車厘茄約5至6粒,藍莓則約十多粒。 若無新鮮水果,可選無添加糖分的果乾,如士多啤梨乾、蘋果乾、提子乾等,口感較脆的果乾儲存時間相對較長。 李杏榆提醒,新鮮水果整體營養價值比果乾高。 ‧ 留意成分及營養標籤.

  3. 2021年8月23日 · 作用 :幫助身體吸收及利用蛋白質;維他命B1、B2、B6可幫助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口腔細胞新陳代謝,加速重建細胞結構和組織層,令痱滋癒合得更快。 補充方法 :進食豬肝、魚類(沙甸魚、三文魚、吞拿魚)、牛肉、雞蛋、牛奶或芝士等奶製品、深綠色蔬菜、全穀物. 潘卓琳提醒,除補充上述營養素,生痱滋時亦要注意口腔衛生及喝足夠水分。 她指出,一般人生痱滋約可於10至14日內癒合,若痱滋長時間無法正常癒合,或反覆生痱滋,應尋求醫療專業人士協助。 熱門HOTPICK:link.mingpao.com/67005.htm. 相關字詞﹕ 痱滋 營養素 熱門HOTPICK 蛋白質 維他命C 維他命B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4. 2021年6月15日 · 功效:雪梨有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潤肺潤膚功效,亦有助紓緩喉嚨乾癢等問題。 上班族長期在冷氣間工作,體內津液容易被抽走,加上經常看手機和電腦,可用生津的雪梨乾配明目的菊花沖水飲。 即沖茶飲二:薄荷菊花茶 啱戶外活動一族. 材料:薄荷1克、菊花2粒、熱水300毫升. 功效: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瀉火、益陰明目功效。 薄荷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及疏肝解鬱。 薄荷菊花茶有助散熱,改善因炎熱而引起的頭昏腦脹,適合夏日喜愛戶外活動、愛行山的人飲用。 即沖茶飲三:花旗參百合花茶 適合睡眠欠佳者. 材料:花旗參3克、百合花2朵、熱水300毫升. 功效:百合花潤肺清火、安神,適合夏日睡眠質素差的人。 花旗參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功效,泡水飲能清熱,可用於治熱病氣陰、煩倦口渴。

  5. 2021年11月8日 · 烹調步驟: 1. 士多啤梨洗淨,切薄片。 2. 香蕉去皮、切片,再從一塊香蕉片中切出一個小三角形。 3. 白麵包切幼條。 4. 在米餅上塗上花生醬。 5. 將士多啤梨放在米餅上作耳朵、藍莓乾作眼睛、提子乾作鼻. 子、香蕉片作臉頰、三角香蕉作嘴巴,麵包條作鬚。 貼士: .香蕉、果乾提供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香蕉片上加幾滴檸檬汁,可防止香蕉因氧化而變黑. .宜選不經油炸的米餅. 特色米飯漢堡. 材料(4人分量): .壽司飯(已煮熟) 約2碗. .瘦免治豬肉 80克(約2両) .洋蔥(切碎粒) 1/4個. .蘑菇(切片) 4至5粒. .生菜 2至3片.

  6. 2021年2月7日 · 1. 做糕: 將薑肉、片糖、水以慢火煮溶,要將薑渣等雜質隔走,攤涼後將糯米粉、粘米粉、粟粉、澄麵、椰子粉和椰奶加入攪勻,即可倒入兜內蒸。 2. 蒸糕: 蒸年糕的時間較長,同樣要視乎糕盆的高矮度,通常一斤四両裝年糕,1吋高的年糕蒸1小時15分鐘,2吋高的年糕蒸2.5小時。 有些人蒸出來的年糕表面皺皮,秘技在於糕盆放入鑊時要連蓋蒸,約半小時揭鑊將糕盆蓋取出繼續蒸,這半小時重要性是能令年糕定形,保持糕身平滑。 想確定年糕是否熟透,插入木筷子拔出見粉漿即未熟,拔出見透明即已熟透。 留意蒸糕中途要不斷補充滾水以免乾水,如不慎以凍水補充,則要重新計算蒸糕時間。 3. 儲存: 攤涼後放入雪櫃,可存放約1個月。 4. 煎糕:

  7. 2020年1月31日 · 在隋朝也有人日不得行刑的規定。 ·吃七菜羹做煎餅. 自南朝起,人們於人日會以七種不同的蔬菜煮成菜羹。 七菜羹所用的蔬菜並無一定規定,但這幾種蔬菜都普遍被認為具好兆頭:大蒜代表會算錢、葱代表聰明、芹菜代表勤力等等。 另一種曾盛行的風俗就是做煎餅——有說此習俗跟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有關,所以在對着天空的庭院中做圓形的煎餅,以用此「補天」。 ·戴人勝. 人們於人日會把絲織品和金箔剪成人形,稱為「人勝」,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作裝飾。 ·登高. 在曹魏開始,古人便有在人日登高賦詩的習慣。 其中,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就描寫了自己在人日登高的情况;而唐代詩人高適及杜甫「人日唱和」的故事表現兩人情誼,為後人傳誦。 ·吃及第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