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0日 · Vivien建議大家平日飲食上注意模式及食物款式,有助穩定血糖水平,長遠來說有助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 第一,少食多餐,當我們血糖開始下降時會容易出現很肚餓的情況,也因此令我們下一餐進食的份量多了,少食多餐令我們保持飽腹感,減少多吃 ...

  2. 2024年5月3日 · 1. 少食多餐. 當血糖開始下降時會容易出現很肚餓的情況,也因此令到下一餐進食的份量變多,少食多餐可以保持飽腹感,減少多吃的情況。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留意每一餐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及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有助穩定血糖平穩度,糖尿病患者需更留意。

  3. 2024年5月3日 · 身體停止活動或睡覺前一、兩小時,最好少吃喝含,卡路里高的飲食,而且份量要控制。健康的飲食應是長期目標,盡力做到,經年累月的整體飲食習慣才是重要;偶爾違背,不用太緊張。

  4. 2020年9月3日 · 1. 注意飲食順序. 患者每次用餐時,最好吃至6、7分飽就足夠,進食時細嚼慢嚥,避免血糖在飯後劇增。 進食順序方面,腸胃消化功能好的患者可先吃蛋白質食物,如豆、蛋、魚、肉等,次吃青菜,最後吃主食,血糖不易升得太快。 而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則可先吃青菜,次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主食,可減緩血糖的上升。 2. 慎選食材食用. 蔬果必須佔70%比例,由於人類的牙齒結構和腸道的長度,在生理結構上屬「素食科」。 因此人類的消化道有利於消化吸收五穀和蔬果類食物,而不利於消化吸收肉類食物。 蔬果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酵素,有利於分解代謝體內的毒素,是最自然的身體清潔劑。 避免進食高GI(升糖指數)食物,以免血糖上升太快。 選食天然的降血糖食物,例如苦瓜、秋葵、山藥、芹菜、海帶等均有「天然的降糖藥」之稱。

  5. 2024年4月23日 · 有營養師就推介「1日1千卡」減肥法,教大家每餐吃「4個米杯」,維持一段時間即可有效控血糖,不吃藥也可解決糖尿病問題。 最新影片: Sick問識答|嚴重流感恐致死? 醫生拆解4大症狀+黃金治療時間. 台灣營養師李婉萍在 Facebook專頁 發佈影片,表示睡眠差的人血糖控制也較差,進而可能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健康問題。 她引述有研究指出,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人,有較高機率同時出現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反之,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人,未來發展成糖尿病風險高達35%。 嚴重睡眠窒息症會影響血糖控制、加重糖尿病,還會讓自律神經失調。 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就會造成內分泌系統失調,氧化壓力增加,體內像是有熊熊大火在燃燒,燒到身體沒辦法好好休息,就會讓血糖控制得更爛。

  6. 2021年10月8日 · 1.選擇健康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人一定要少吃糖,所有碳水化合物都會影響血糖水平。 因此,重要一點是需要了解哪些食品含有碳水化合物,然後從中揀選相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並注意食物分量。 較健康碳水化合物包括全麥食品、蔬菜和水果、豆類和奶製品。 同時,少吃白麵包、白米飯和高度加工食品等這些精緻碳水化合物。 一型糖尿病患者,計算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水平,這方面可尋求營養師的建議和幫助。 2.鹽多必失. 吃鹽過多增加高血壓風險,它反過來又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而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本來已經比一般人高。 每天最多不要超過6克鹽(大約一小茶匙),但留意很多成品和半成品食品中已經含鹽,所以要盡量減少吃加工食品,如果不確定含鹽量,仔細查看食物標籤是上策。

  7. 2020年8月31日 · 根據世衛建議,每日糖份的攝取量應低於所需能量的10%,以一個人每日進食2,000卡路里計算,等於大約10粒方糖(每粒方糖約5克)。 世衛以此亦加插了一項建議,進一步把糖份減至5%在內,即每日宜攝取約5粒方糖的分量。 一般人在每日攝取25至50克的糖份,惟糖尿病人並無一特定指標,因為他們的飲食中並不只是考慮糖份的攝取,尚要考量其他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總攝取量。 營養師Mandy Wong提醒糖尿病人確要注意米飯及一些澱粉質重的食物攝取量。 (陳智良攝) 另一方面,因為肥胖可引致「三高」,在糖尿期前期尤需關注體重,脂肪攝取都需要注意,因此,雖無明文指定糖尿病人每日可進食多少糖份,當然大前提是不超過建議糖份量攝取量,而且是愈少愈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