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3日 · 其餘打入10大排名的均為歐美和大洋洲國家的領導人,年薪由28至37萬美元不等(約217至287萬港元)。至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年薪,英國傳媒BBC於2018年報道,約為2.2萬美元(約17萬港元)。 【延伸閱讀】【區議會選舉】區議員人工有幾高?酬金津貼

  2. 2024年5月30日 · 5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開發更多有利於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職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3. 2021年9月2日 · 近日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2021年第二季就業人士的入息中位數,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本港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9,600港元,相當於年收入235,200港元。而在內地,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便提出要國民「共同富

    • 中東衝突擴大。哈馬斯於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後,許多旁觀者擔心中東其他國家的衝突會升級,由此波及到能源市場,導致油價震蕩,進而使得當下脆弱的經濟進一步衰退。
    • 俄烏衝突持續。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仍可能影響能源和食物市場,進而增加歐洲國家的衰退風險。歐元區的經濟活動在2023年大範圍陷入停滯。9月,歐洲中央銀行下調了GDP增長預期,尤其是今明兩年,歐央行稱「原因是融資條件收緊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疲軟帶來了更大的收縮效益」。
    • 通脹回升。歐洲和美國的通脹率已經從2022年的峰值明顯回落,但是通脹回升的風險依然存在。晨星歐洲市場策略師Michael Field表示:「很明顯,(歐元區11月份的)能源價格下跌是總體通脹率下降到2.4%的主要驅動因素。」
    • 已開發市場的主權債務危機。隨著債務水平上升,投資者要求增加期限溢價,或補償在已開發市場持有債券的風險——換句話說,投資者在尋找更高的長期收益率。而另一方面,作為量化緊縮政策的一部分,各國央行不再將到期債券的收益進行再投資,而投資者將要努力去消化新發行的債券。
  4. 2021年10月12日 · 對於中國近期連番出招,推出不同監管政策,譚新強認為中國有個別理由推出這些措施,但這些舉措是否合適,需要考慮中國推出這些政策是源於理性思考還是情緒化反應,以及是否全面並充分考慮到所有政策帶來的影響。 至於中國近日推出限電政策,譚新強指有其原因。 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而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多次提及中國會努力爭取在2030年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去虛入實」與減碳目標不一致. 譚新強解釋,中國或有意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但近期政策「去虛入實」卻帶來矛盾。 譚新強指,中國「去虛入實」由互聯網產業改為發展半導體、能源等製造業,但若要發展這些產業,就會耗用大量電力,減慢實現碳中和的步伐。

  5. 2019年8月30日 · 1.香港人要有選擇. 首先,香港人不習慣/不喜歡/不懂「學習」中央(或應說是任何官方)文件。 由字裏行間到「畫公仔畫出腸」,以至擺明車馬、七情上面、做好姿勢,香港人都不會「你講我就要跟」。 希望香港人做些甚麼,不做些甚麼,一不可以用禁止的方式,二不可以沒有選擇。 2.香港人重視「預期」與「實際」落差. 第二、香港是一個操作性很高的社會,中央發出信息會否引起震盪,既要看預期,也要看實際。 記者會上所講的,基本上符合預期,部分更是「市場早已消化」,於是收市前「跌幅逐步收窄」。 你說香港人沒有收到信息嗎? 不是。 他們自有一種解讀。 不害怕嗎? 不完全不是,但也不完全是。 在很多香港人眼中,負面的是北京警告不要觸及一國兩制的底綫,但正面的是解決問題還是在於香港的那一制的範圍之內。

  6. 2018年10月22日 · 香港運輸署可以提供一站式「牌照」服務,包括香港這邊需要的「禁區紙」(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以及澳門的「識別標誌」。. 但內地的「駕駛許可」和「電子臨時牌證」,則是當買了內地的「交強險」後,自己往內地的「珠海平台」網頁登記時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