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一所华人英语学校. 圣保罗书院 (St. Paul's College)乃中国香港创立历史最悠久的学府,更是世界第一所华人英语学校。 据正式记载,该校于1851年奠基;但文献显示,早于1843年,香港首位殖民地牧师史丹顿已创立圣保罗。 起始之时,该校只有一位导师及九位学生,至2003年9月,学校有达1,238名学生就读,圣保罗书院校董会在香港拥有特殊地位,一般学校的校董会,从香港《教育条例》运作,并不享有法人资格。 旧版校歌题为“The Old St. Paul's College”,创作年份已不可考。 据圣保罗书院120周(1851年-1971年)特刊内所载乐谱所示,作曲者为John Peel,填词者不可考。 全曲共分四节。

  2. 目前香港许多传统学校还在使用的旗袍式样校服大约是在1950s旗袍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因为是制服类的用处所以相比其他还很多地保留了原来的模样。 大多数是蓝色的,也有学校使用白色. 蓝色版. 感觉又是一种别人家的校服即视感。 白色版. 这些旗袍校服使用的无省接袖暗扣侧拉链的设计一般搭配的是针织开衫或者套头衫无袖针织背心等。 而民国旗袍的主流使用的是无省、不接袖、扣子、无拉链的设计。 什么是省呢? 省虽然是个多音字,但是这里却念了多音以外的一个音sǎng(同嗓)。 简单来说,在平面的布料通过缝合拼接裁剪等使之成为立体,这种就叫做“省” . 本朝旗袍上的“省”(为了照顾大家的眼睛,特别找了没那么花里胡哨的图片) .

  3.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由香港圣公会创办的男女生一同授课的英文中学,位于香港 中环 麦当劳道 。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香港一家著名学校,创立于1915年(当时名为圣保罗女书院)。 早期只收女生,1918年成为香港第一家规定学生必须穿着校服的学校,1945年战后复课,兼收男女学生,是香港首家男女同校学校。 2001年向政府申请成为直接资助学校,成为首家直资中学。 学校除现有的三个校舍 (中学、 (麦当劳道)小学、 ( 坚尼地道 )小学)外,于附近歌老打路另设有学校专用室内游泳池,供校内中小学学生上体育游泳课堂之用。 亦开放给会员及校友使用。 中文名. 圣保罗男女中学. 外文名. 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创 办. 香港圣公会. 地 址. 香港 中环麦当劳道. 类 型

  4. 1884年4月26日,当时港督 宝云 主持了中央书院新校舍的 奠基仪式,孙中山先生也有出席。了1889年,位于中环 鸭巴甸街 及 荷李活道 交界的新校舍启用,校名更改为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College)。 新校舍是当时香港最大的校舍。1894年,校名再更改为皇仁 ...

  5. 1941年9月8日,柯士甸道 103号的校舍正式成为华仁的分校。高班的学级迁分校上课,由嘉利华神父(Rev. Fr. Richard. W. Gallagher, S. J.)主理。由当时校长林海澜主理的低班学级则维持在华仁的奶路臣街校舍上课。同年12月8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新界 及九龙沦陷后,英军撤出九龙,九龙陷入 无政府状态。

  6. 原创. 阅读1693赞2. 校服是起源于欧洲的那时候欧洲经常发生战争导致有一部分的家庭就比较贫困很多学生就没有新衣服穿而欧洲比较注重学生的自尊为了能够照顾这些贫困的学生防止他们自卑就开始统一着装渐渐的就形成了校服后来逐渐被大多国家采用一说起校服我们都不陌生我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们在学校期间都是需要穿校服的。 不仅仅是我们国家需要穿校服,其他的国家也需要穿校服,但是每个国家和美国国家的校服风格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校服风格是怎么样的? 校服的由来. 校服是起源于欧洲的,那时候欧洲经常发生战争,导致有一部分的家庭就比较贫困,很多学生就没有新衣服穿。

  7. 与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样,基督公学以其培养的优秀学生、他们古老的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基督公学的蓝袍校服 (Blue Coat) 最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校服,直到今天学生仍每天穿着的。 其他古老的传统还包括了每年St. Matthew Day学生会伦敦参加崇拜及步操伦敦市Guild Hall拜会伦敦市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