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6日 · 反修例風波發生兩個月以來,長和大股東、資深顧問嘉誠今日登頭版廣告,是香港發生反修例風波以來首次。除了抗暴,李嘉誠指「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呼籲大家「愛國家、愛香港、愛自己」外,其中一款廣告再次出

  2. 2021年10月21日 · 早前在中國際 (00981) 已虧損16萬元多,恒大 又嚴重虧損,請問以上股票應止蝕嗎? 現在怕走在最低位。 本來目標是40歲有1,000萬元,可以財務自由及再購買一物業。

  3. 2022年1月28日 · 分享:. 近年虛擬資產市場愈炒愈熱,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金額亦屢創新高,也令不少人在短時間致富。. 原本任職金融界的美國在職母親Brenda Gentry去年辭去全職工作,創辦加密貨幣顧問公司。. 隨着NFT熱潮,她從其公司中每月收入高達8萬美元(約60萬港元 ...

  4. 2019年7月16日 · 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積金局的資料顯示,永久性離港是成員提取權益的主要原因之一,佔總提取權益的比率超過兩成。 相對而言,退休的比率也只是略高於三成。 大家可能會問,真的有那麼多成員移民嗎? 「永久性地離開香港」被濫用. 根據保安局的估計,2018年的移民人數為7,600人,雖較2017年有所增加,但與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相若,而這幾千人卻提取了近48億港元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即每人提取的平均金額超過60萬港元(如果撇除移民人數中未曾工作的人士,平均金額將更高),相比積金局公布成員平均累積金額約20萬港元,數字顯得不太合理。 由此推斷,永久性離港這個原因正被某些成員濫用以提早提取強積金權益。 有部分成員雖然作出法定聲明,但沒有真正地永久離港,並向受託人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

  5. 2021年3月26日 · 「投資」是一生的學問,不同人生階段取態亦有所不同。 90後炒家以全職炒股為一生事業,但卻不一定適合同為90後的他和她。 很多YouTuber或者KOL在網上分享投資經驗或心得,但不代表成功可以在另一個人身上複製,投資者必須因應個人能力及知識,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也不要過度沉迷某某投資神話。 記者︰陳玉蓮. =====.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 地產 被動收入 組合 YouTuber 全職 瑜伽 榴槤 運輸 馬來西亞 香港. 所謂「全職炒家」很多人都並不認為是一個職業,不過90後炒家Katie則視「全職炒家」為她的終身職業,她認為只要她的技術仍在,仍然可以一直炒。 不同的只是隨着年紀漸大,專注力或眼睛不好等身體因素,會影響炒.

  6. 2023年8月30日 · 內地媒體近日登出一名「苦主」的經驗,她沒有透露所買的是哪一家的理財產品,但產品無法兌付讓她血虧1150萬元人民幣。 雖然這屬於內地的個案,但她的教訓卻值得讀者深思︰. 「你想要別人的利息,別人想要的是你的本金」 年化收益10% 看似是正規公司. 這名「苦主」今年40歲,過去4年她陸續把總共11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投進一家財富管理公司的理財產品。 產品的年化利率是10%,買之前理財顧問說,公司背靠大集團,此前未發生過未兌付的情況。 她上網搜索過相關訊息,「公司看起來非常正規」。 因此,她從100萬元開始投,一年後如期兌付,100萬元變成110萬元。 有點閒錢就投進去 甚至賣樓套現. 由於賬戶上持續增長的數字「太完美」,她很快就着了魔似的,「手裡有點閒錢就投進去,想看數字愈滾愈大」。

  7.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