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1日 · 一個年輕女子在美國念書認識了一個很要好的美國男朋友她很喜歡很愛他但就是對他沒有性慾沒有激情這使她感到迷惘和着急因為男朋友已經向她說明希望她多點熱情多點主動可是她無法勉强自己對男朋友產生激情。 這問題如何解決呢? 身體未習慣赤裸相對. 其實,不少愛侶都會碰上這種情形。 因為在選擇男女朋友時,不一定全由激情而起,不是因為身體化學反應而起,卻往往是因為其他心理或社會因素而開始一段感情。 例如﹕對方樣子俊美討好,對方對自己很體貼細心,對方很尊重疼愛自己,對方很關心自己及家人,對方人品性格很好等。 這些因素都可能贏得芳心,但不代表女性會對對方有性慾。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 兒童驗眼黃金期 由3、4歲開始
    • 驗眼範圍:色弱、斜視、屈光不正等
    • 港兒童常見近視問題 家長以身作則不應沉迷手機

    「兒童視力發展是一個過程,先看大影像,然後學習看細一點的東西。嬰兒出生後不斷學習,視力逐漸發展至約7至8歲才成熟。」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強調,兒童的視力問題不易從外觀察覺,例如一隻眼有事,身體自然用另一隻眼補償。故即使沒發現兒童有視力問題,亦應在3、4歲時開始帶他們驗眼。 「3至4歲正是兒童驗眼的黃金機會,一來是他們開始懂得表達,二來是如發現問題,可趁視力仍在發展而及早修正。」

    范醫生表示,驗眼範圍可以包括色弱、立體感、斜視、屈光不正包括遠視、近視、散光等。當然若家長在小朋友更年幼時已察覺視力有問題,就無論是什麼年齡都應求醫,不要擔心小孩子太年幼不懂得表達而延遲求醫治療,因為眼科醫生會有方法為不同年齡的小孩驗眼。

    范醫生指出,本港兒童最常見的視力問題是近視,成因與遺傳及環境因素有關,近視度數通常於6至12歲加深得較快。 他提醒家長,兒童不應沉迷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故父母應以身作則,多帶子女進行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眼睛健康不無幫助。

  2. 2019年7月15日 · 但味苦性涼,不宜經常進食」。 麥俊堅(受訪者提供) 雜糧粥減消渴徵狀. 想減低消渴徵狀,麥俊堅推介雜糧粥,有清泄胃熱、健脾補津的功效,適合中消氣津兩虧、多食易飢、口乾多飲、大便乾結的人士服用。 雜糧粥. 材料:蓮子(去芯)15克、芡實15克、雪耳15克、綠豆15克、紅豆15克、生薏米15克、冰糖適量(以微甜為度,不超15克)、水約700毫升. 製法:綠豆、紅豆、蓮子、芡實浸泡1小時,瀝乾備用;除雪耳外,其他材料加入水中,煎煮30分鐘;雪耳浸泡15分鐘,去芯洗淨;最後10分鐘加入雪耳及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全部材料均為甘味;甘味入脾,能補益脾胃;雪耳養陰生津,補脾開胃.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3. 2019年5月7日 · 1. 屋翳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線旁開4吋,第2肋間隙凹陷處. 功效:宣肺、理氣.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2. 天溪穴. 位置:胸外側部,乳頭外旁2吋,第4肋間隙凹陷處. 功效:寬胸、通乳. 3. 乳根穴. 位置:乳頭對下、乳房的根部,前中線旁開4吋,第5肋間隙凹陷處,胸大肌下緣溝中. 功效:理氣、降逆、通乳. 4. 膻中穴. 位置:胸部正中線平第4肋間隙處,大約在兩乳頭之間. 功效:利氣、寬胸、催乳. 西醫脫髮治療 中醫調理肝腎 聯手搶救禿頭危機. 【中醫治療】浸酸辣水止痕? 香港腳變豬蹄. 【中醫治療】中醫教路:內外夾攻 清熱化濕 解決香港腳. 【女性健康】知多啲:順產剖腹陰道鬆弛 免開刀回復緊緻. 【女性健康】自我檢查要揀啱時機. 分享此內容:

  4. 2018年5月28日 · 它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吋,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手持艾條相距皮膚約1至2吋,感到溫暖即可,毋須過熱。 養生保健的話可每天艾灸一次,每次20分鐘。 在家中自行穴位艾灸,要選擇品質好的艾條,施灸時把點燃的艾條適當靠近穴位皮膚,感覺微溫不燙為宜。 如果是按壓足三里穴位,按而揉之,以感受到痠、麻、重、脹的感覺為佳,每次可按2分鐘,每天1至2次。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5/5bb1ef4ab808961384fd08ca495cffcf-1.jpg; 分享此內容:

  5. 2018年2月5日 · 05/02/2018. 低頭族, 溫經通絡, 肩頸痛.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用途廣泛,例如追劇、打機、睇新聞……雖然方便,但長時間使用,很容易成為「低頭族」,衍生出「手機頸」、「肩頸綜合症」等問題,使用不當甚至會導致筋骨關節勞損,對身體 ...

  6. 2017年11月27日 · 「患者需要早晚使用類固醇吸入劑,以作消炎和預防用途。 」用了類固醇吸入劑後,病情穩定,可以逐漸減少用藥次數或劑量。 「但如果早晚使用類固醇吸入劑,1個星期內仍然需要用到救急藥物2次,醫生就會處方二合一的類固醇及12小時舒張劑,增強療效。 」許樹昌說,患者3個月覆診1次,評估病情及調整藥物。 病情穩定,可考慮調低藥物;相反,病情控制不好,藥物升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