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4月13日 · 本周最受注目的科技界大事,自然是社交網絡facebook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拍照應用程式Instagram的開發商。 10億美元對一家成立僅1年多的公司來說,可謂天降橫財,創辦人袋袋平安之餘,也反映出現今的科技及互聯網業界,果真是社交為上,沒有社交概念的便沒有發財的空間。 根據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所言,收購Instagram並不是facebook經常作的商業行為,對facebook而言這是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我們首次收購一家產品有這麼多用戶的企業……我們不打算有更多類似的收購。 薑餅人作為iPhone用戶多年,早知道Instagram這個程式,但正如跟成千上萬的拍攝及相片相關程式一樣,很快就會被放在手機內,久不久才會開啟一下發張照片。

  2. 2018年3月23日 · Facebook身陷醜聞之際,海外便有人發起#deleteFacebook的行動,鼓催用戶為了保障自家的私隱而關掉Facebook的戶口。而更諷刺的是,這次行動是由已被Facebook收歸旗下的WhatsApp共同創辦人Brian Acton發起,由他來發起號召可真是非同小可。

  3. 2020年12月11日 ·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和40多個州的總檢察長對Facebook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該公司使用非法的反競爭策略來收購或扼殺競爭對手,以鞏固其在社交網絡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 FTC尋求永久性禁令,要求Facebook剝離資產,即最壞情況Facebook收購回來的WhasApp和Instagram都要通通打回原型。 Facebook、WhatsApp、IG 缺一不可? 香港人當今的社交世界都被Facebook控制著,WhatsApp是人人必備的溝通工具、Facebook是傳統的社交媒體,IG則針對年輕一族。 相信絶大部分上班族都會用到至少上述兩至三項平台。 事實上,Facebook收購回來也不見得有整合這三大平台,最多只是開發跨平台訊息工具,僅此而已。

  4. 2018年12月9日 · 她提出使用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網站的真正壞處,是用戶持續受樂觀快樂情緒侵襲,更因此形成惡性循環。 「放閃」者或假裝快樂 青年眼見同輩在社交網站放閃,因此面對巨大壓力,亦同樣要在社交網站帖文炫耀比較,但其實他們可能都只是假裝快樂。

  5.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6.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7. 2024年4月15日 · 友邦強積金優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 近1年短線表現綜合. 2024年第一季,美國減息預期回軟,因當地經濟過熱、通脹反彈。 債市及中港股承壓。 近1年,20隻基金中僅有三隻見紅,包括 兩隻中港股票基金 、一隻動態混合資產基金( 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 ); 但期內四隻基金 升逾20% : 美洲基金 (+27.2%)、 北美股票基金 (+26.22%)、 綠色退休基金 (+22.67%)及 全球基金 (+20.72%); 2024年首季,錄五隻下跌,包括兩隻中港股基金、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及兩隻債券基金( 環球、亞洲債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