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0.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2022年臺灣全年僅13萬8,986名新生兒出生,創下歷史新低,且已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即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報告指出,全球國家地區生育率最低的5個中,臺灣敬陪末座,其餘4個國家地區生育率由低至高依序是南韓、新加坡、義大利及港澳。 對於臺灣來說,少子化及人口結構問題,近年來一直困擾著當前的政府,而目前的狀況並沒有改善,未來趨勢也令人憂心。 2022年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臺灣人口調查報告(2022年至2070年)」指出,疫情情勢漸趨穩定、虎年效應過後,未來2年的總人口可望略為回升,但人口負成長趨勢仍難以逆轉。

  2. 2024年3月1日 · 0.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3. 2021年1月1日 · 一、接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強健保險公司體質. 眼下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減緩,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政府因應方法皆為採取低利率寬鬆政策。 壽險業因而面臨利差損的威脅持續擴大,為了讓保險公司經營能夠永續發展,主管機關順應趨勢宣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2020年7月1日起適用之各項新措施,顯示出政府希望保險公司儲蓄險轉型的決心。 面對如此重大的轉變,短期而言勢必會對保險公司產生非常大的衝擊。 為了接軌IFRS 17與ICS 2.0,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與商品結構將進行大幅調整,加上疫情爆發的影響,去年保費收入較前年同期下降,以往透過儲蓄型商品快速累積保費收入的方式,也因為其對利率敏感的特性,在利率持續下探的現今,讓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更添變數。

  4. 2019年1月1日 · 策略1從「補足缺口」和「健康管理」切入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認為,未來臺灣保險業的創新突破點,同樣可以從「補足缺口」和「健康管理」切入。 一、商品、服務雙創新,填補民眾保障缺口。國泰人壽早在二 一二年便首創「健康管理平台」,持續多元發展各項健康促進商品與服務,盼讓健康 ...

  5. 2017年12月23日 · 精算師在分析中的角色. 精算師在支援分析上的參與,至少在行銷配銷方面,大致來說是很有限的(見圖二)。. 10家公司中有6家,精算師很少或完全沒有涉入,公司或許會使用來自精算團隊的資料,請其協助將分析模式應用在真實世界,用精算內容來檢視及整合 ...

  6. 2020年2月1日 · 挑戰1:消費者接受度.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很明顯的是消費者的商品選擇變少了,過去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到與定存類似的保險產品,但現在消費者必須加買一個死亡保險。 這樣的改變也考驗著市場對這類加入保障型商品的接受程度,因為隨著臺灣高齡化、少子化的結果,民眾對純粹死亡保險的需求,將逐漸達到一定程度的飽和,民眾現在更在意的應該是長壽、老年所帶來的經濟安全風險。 過去儲蓄險某種程度就是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因而當新政策的正式施行,更強調死亡保障的發展,勢必會受到市場接受度的檢驗,消費者能否接受? 大多數人對此都認為無法太樂觀。 挑戰2:保險公司業績下滑、通路重組. 從保險公司端來看,大家普遍的看法是,今年度的保費收入業績是會下滑的,或許很多人會期待所謂的停售效應,但我預估這一波的停售效應不會太明顯。

  7. 2020年3月1日 · 2020 年 3 月 1 日. 0. 1030. 大陸泰康保險集團首席財務官、首席風險官周國端表示,談壽險公司價值管理,首先要瞭解哪一些指標可以代表壽險公司價值。 以下是有關壽險公司價值管理的幾個重要概念: 1.公司財務管理的3個重要指標: 會計指標(側重於財務報告視角)、價值指標(側重於股東、投資人視角)、償付能力指標(側重於監管視角)。 而在會計指標中,又包含2個指標,即剩餘邊際(側重於損益視角)、稅後營業利潤(側重於主業經營表現視角)。 周國端表示,在實踐中,他最注重的是剩餘邊際指標。 2.新單價值: 是從股東角度審視公司保費收入建構在股東認為合理的投資報酬率和預期報酬率基礎上得出的。 相對於新增剩餘邊際,新單價值雖然與公司未來的損益有關,但並不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