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1日 · 扼要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各地消費開支組成有所不同。 國際能源價格高企令歐美通脹加劇,但能源項目在本港的消費物價指數中佔比只有約3%,令相關項目的變化對整體消費物價的影響相對較小。 加上,在本港的消費物價指數中,佔比40%的住屋開支部份近期持續錄得跌幅;佔比27%的食品價格方面,在中央堅實支持及關心下,來自內地的鮮活食品及菜蔬供應和物流配送保持穩定,相關物價的升幅亦已從三月時的高峰稍為緩和。 面對著內外的逆風,香港經濟正在承壓中繼續前行,特區政府正力求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 疫情至今已經超過兩年半,由於社會已更廣泛地接種了疫苗,各種醫療和隔離設施亦已得到大幅提升,加上貫徹以科學和實證為本、精準防控的原則,我們已具備更有利的條件去兼顧「穩住經濟」的需要。

  2. 2018年8月12日 · 本港家庭資產中,約一半與物業有關,一旦樓市調整難免會受影響,但即使以最狹義現金存款來作指標,家庭淨資產是其負債三倍,比率高於多個主要外圍經濟體。 住宅按揭供款佔家庭入息比率亦是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來新低。 此外,信用卡貸款風險也維持在低水平,每月未償還而滾存至個月轉期金額佔總應收帳款比例,由2000年代初超過50%下降至現時20%。 而其他私人貸款方面,雖然增速較,但超過70%都是有充足抵押,當中大部份是私人銀行服務投資理財貸款。 至於地產商提供額外按揭貸款,在2017年雖然增速加快,但總體只相當於銀行按揭貸款2.6%。 可以說,總體而言,本港家庭借貸情況並未構成金融安全隱患。

  3. 但我們必須明白目前的特殊環境終有一天會成過去在利率低企時樓價升得越高當利率掉頭回升時樓價下調的壓力也就越大不僅增加供樓人士的負擔亦可能令他們的物業變成負資產

  4. 2014年1月19日 · 當支出增長持續高於收入增長在出現結構性赤字後儲備會急速遞減債務會急促上升。 下一個問題是轉盈為虧、耗盡儲備將在甚麼時候出現。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按我們未來人口結構的改變、經濟發展程度、政府開支增長趨勢推算,轉盈為虧、耗盡儲備的日子,雖然不會在這一屆政府任內出現,但絕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 我會在餘下的任期內,盡力維持「年年有餘」,為將來累積多一點儲備,爭取多一點時間,處理這些結構性問題。 大家關注經常性開支增長是否太快,絕不是無的放矢。 經常性開支除了如政務司司長所說易放難收外,累加效應也非常明顯。 每年經常性開支的增長,除了因為有新增的措施外,原有項目的開支也會因為通脹、加薪、受惠人數等因素有機地增長。

  5. 2022年10月16日 · 聚焦二十大 攜手邁向新征程. 相片來源:大公報相片. 自十八大以來這十年,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黨中央,帶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帶領國家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 ...

  6. 2021年1月17日 · 事實上很多企業和打工仔正承受著巨大壓力。 數字上來說,雖然本港經濟去年第三季、按季已扭轉萎縮趨勢,而2021年全年亦很可能恢復正增長,但目前的狀況仍非常嚴峻。 就以破產管理署最近公布的數字為例,去年破產申請宗數接近8,700宗,按年增加6.6%;提交強制清盤呈請亦有約450宗,按年升7.2%。 十二月本港採購經理指數重回收縮區間,中小企營商氣氛亦趨向悲觀。 而即將公布的最新失業率(去年10至12月),在第四波疫情衝擊下,勢將升破近期的16年高位,本地勞工市場正處加壓狀態。 更令人憂慮的是,傳統的農曆新年旺季即將來臨,這原本是零售、餐飲等行業生意最旺、收入最多的時候,現在卻因疫情而嚴重受困。

  7. 司長隨筆 倒數三天! 幾天之後星期三,我就會到立法會宣讀我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在過去一個星期,預算案籌備工作進入尾聲,我和同事們都花上不少時間審議和敲定最後文稿和其他相關文件,而我在這個周末也把握時間好好「溫習」,仔細研讀跟《財政預算案》相關最新數據和背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