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歷了三年疫情衝擊後,香港經濟在2023年恢復正增長,全年增長3.2%。隨着北部都會區發展進入落實階段,政府銳意 以產業政策為導向發掘新增長點,有助擴大香港經濟長遠發展 的容量。同時,妥善應對周期性因素對財政儲備的不利影響,

  2. 2023 年7 月19日. 「 中銀香港創新先驅大賽2023」 秉承推動金融創新理念 以創新科技提升客戶體驗. 由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主辦,香港金融管理局、華為雲、微軟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銀香港創新先驅大賽2023」(BOCHK Challenge 2023 )圓滿舉行,最後由五位大學生組成的參賽隊伍GingTech 脫穎而出奪得「傑出表現至尊大獎」。 該隊伍提出的方案以發展普惠金融與可持續金融為目標,結合大數據、區塊鏈、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藉以構建一站式銀行應用程式以解決青少年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客戶營運及融資痛點。 今屆大專院校學生的參與率達九成,為歷屆之冠。

  3. 控制疫情,香港持續多月實施嚴格社交距離措施,對零售、餐飲食肆、娛樂場所、個人服務和運輸等行業帶來巨大打擊,實體經濟雪上加霜。. 此前一段時間,香港經濟陸續受到中美大國博弈及社會事件的衝擊,美國針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巨額關稅,繼而取消香港獨立 ...

  4. 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多次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衝擊下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的三重利空疊加下,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傳播蔓延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上半年GDP 實質收縮約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年跌幅;全年GDP 萎縮6.5%,整體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2021年,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貿易活動增強和前期基數較低,香港經濟止跌回升,GDP 錄得6.3% 的反彈,但經濟總量仍不及2019年。

  5. 2020年香港經濟前景展望. 資深經濟研究員 王春新 香港經濟在2019年遭受到“內患”和“外憂”夾擊而陷入十年來的首次負 增長,本地修例風波是引發經濟衰退的主要誘因,對勞動就業造成嚴重影響。. 2020年全球經濟和貿易可望有所好轉,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和 ...

  6. 香港經濟基調穩健,財政緩衝充裕。即使面對目前困難的環境,也有能力應對挑戰,確保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維持穩定。首先,香港的經濟結構靈活性高、適應力強。勞動市場、物業與零售市場等均能迅速就不斷轉變的環境作出回應。這種靈活性有利內部價格與成本的調整, 確保宏觀經濟維持穩定;第二,香港銀行體系穩健、銀行資本充足、流動性管理有效、資產質素健康,可支持香港續享優越的信用評級;第三,香港政府奉行審慎的理財政策,且累積了龐大的財政盈餘,並以平衡預算為中期目標。 政府財政儲備於去年11 月底為10,257 億港元,或本地生產總值的36.1%。

  7. 我們預計香港經濟將在2024年繼續維持正增長,打破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經濟衰退和復甦交替的循環。 1. 經濟呈現不均衡復甦. 2023香港於年年初實現與外界的全通關,海內外訪港旅客迅速上升,帶動了本地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的復甦。 雖然高利率環境下歐美經濟走弱對香港經濟形成不利影響,但得益於前. 圖1:香港經濟增速與失業率(%) 資料來源:Wind,中國銀行香港金融研究院.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期基數較低和疫情影響大幅減弱,2023 年香港經濟維持擴張態勢,首三季度GDP合計同比增長2.8% 。 我們預計香港經濟在2023 年有望實現超3%的增速。 不過,就總量而言,可能較疫情前2018 年經濟總量仍低2.5% 左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