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3日 · 根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率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先前6名瑪莉醫院病人捐贈的肺組織培養SARS病毒以及新冠病毒過程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肺部細胞後的48小時能複製高達100倍的病毒比當年的SARS複製能力還強3.2倍! 除此之外,新冠病毒比SARS更懂得阻攔人體免疫系統攻擊,因此像發燒、發炎、咳嗽等病徵少,病毒就這樣悄無聲息在人體大肆破壞。 這也解釋為何會出現看似無恙卻帶有大量病毒的無症狀感染者,袁國勇更形容新冠病毒如「忍者」潛伏於社區造成大型傳播。 該研究指出新病毒隱藏能力和複製能力高,袁國勇表示單靠隔離病人或接觸者還不足以完全阻止疫情,認為疫情要想在7月前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但還是呼籲民眾出門務必戴好口罩、注意衛生且保持社交距離。

  2. 2020年7月28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傳染病權威專家袁國勇27日接受英國BBC節目Panorama專訪時表示中國武漢官員確實曾企圖隱瞞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未及時對外公布訊息該段受訪影片在昨晚突然改列私人影片」,僅剩文字版本遭外界懷疑是否被下架」,目前只能在節目官方網站上看到受訪片段且僅限英國當地觀看。 袁國勇是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首位確認SARS病源體為冠狀病毒的學者,有「抗疫英雄」之譽。 他接受《BBC》節目專訪的影片在27日下午相關報導發布後,影片到晚間已變成 「私人影片」 ,無法供大眾閱覽,僅剩 文字版本 能供觀看,在「Panorama」官網的受訪片段也僅限英國地區觀看。

  3. 2022年9月19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在網媒灼見名家撰文指出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最新數據第5波疫情確診病例為156萬超過9500人死亡。 如果從2021年12月31日起計算,第5波疫情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起,截至9月14日,粗病死率為0.59%。 文章指出,自6月起出現的疫情可當作第6波疫情,由BA.2.2、BA.2.12.1及BA.4/5引起,粗病死率已經下降至0.097%。 據分析,兩段時間的粗病死率有別,主因是疫苗接種率高,以及第5波有大量市民感染,香港已具備防重症屏障。

  4. 2022年1月24日 · 2022/01/24 12: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升溫港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未來一至兩週確診個案將幾何級數增加不排除每天會有3400例確診在年初四前不可能放寬防疫措施甚至需要長達2至3個月才能控制疫情據港媒報導,香港近期爆發第5波疫情,社區傳播狀況持續升溫,針對葵涌邨內的大樓出現超級傳播,必須全棟進行圍封,香港專家袁國勇表示,無法確保爆疫屋邨不會出現垂直傳播,預估未來一兩週的確診個案將以「幾何級數」增加,不排除會出現每日有3、400例確診的情況,這一波疫情可能需要2到3個月才能完全平息,依照目前狀況的來估計,在初四放寬防疫是不可能的。

  5. 2021年12月1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昨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Omicron變種病毒。 (路透) 2021/12/01 06:01. 首次上稿 00:01. 更新時間 06: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Omicron變種株來勢洶洶世界各國都在做好準備應付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昨天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Omicron變種病毒 《香港01》 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5天前本月24日接獲從南非來的變種病毒報告,隔天25日香港就出現兩例Omicron變種境外輸入,沒想到才過了4天,袁國勇及其團隊就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Omicron變種病毒。

  6. 2020年7月28日 · 袁國勇於1月17日以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成員身份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等人到武漢進行訪查袁國勇表示當他們到達被視為疫情起源地的華南海鮮市場市場已經被完全清理好現場已沒什麼可看」,就像是犯罪現場被破壞一樣無法確認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動物宿主袁國勇強調,「我確實懷疑他們中國官員在武漢當地進行一些掩飾地方官員本應將訊息立即對外回報但卻未能即時做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香港特區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袁國勇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相信中國官員確實有隱瞞最初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

  7. 2020年7月21日 · 港媒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建議若未來1至2週病例數仍以幾何級數上升當局可考慮實施禁足令綜合港媒報導袁國勇表示疫情爆發恐與未能有效控制邊境源頭輸入與內部擴散及檢疫措施鬆綁有關並稱有別於第一二波港人防疫意識鬆懈社交活動增加減少戴口罩推估第三波疫情可能是因輕敵」。 針對港府應對慢半拍,袁國勇回應,因為港府試圖於商業、防疫求取平衡,反應已比先前進步,並稱若新措施實施後,未來7至14天確診人數仍持續惡化,屆時可能不得不封鎖,不過他也強調,不是整個城市,而是限制出門。 報導提到,袁國勇也建議港府,在疫情嚴重地區設街站,現場蒐集唾液樣本,同時也要做好檢測工作,港民則盡量避免店內消費、聚餐,進到高風險區域時,記得戴口罩、酒精消毒雙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