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許志安肝癌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胃鏡、腸鏡、膀胱鏡等,請即網上預約。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數目平穩,維持在約1,800人,男女比例約3比1,死亡人數維持約1,500人。 初期病徵不明顯 確診已難做手術. 潘冬平指出,初期肝癌、即腫瘤小於2厘米兼沒擴散,其5年存活率可達9成,惟由於肝臟位於上腹,加上都市人食無定時,易將病徵誤會作胃部不適,錯過黃金治療機會。

  2. 2018年12月15日 · 肺癌及肝癌病人,一般首選是接受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不少人一聽到化療已很抗拒,希望改為接受免疫治療,有些中產人士會doctor-shopping,期望有醫生「說出」符合他想要的治療方案,結果拖延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才進行治療,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謬誤二:化療導致「作嘔作悶」? 謝醫生指,不少病人對化療和電療的副作用存在誤解,例如化療導致「作嘔作悶」的副作用,現時已可透過藥物改善。 謬誤三:電療導致嚴重「生痱滋」? 電療導致「生痱滋」的情況,其實可以透過服用維他命和營養補充品,大幅改善口腔潰爛情況,但脫髮和疲倦兩種副作用較難處理。 謬誤四:接受化療或電療期間不可進行性行為、抱嬰兒或要食得很清淡? 謝醫生稱,有病人以為接受化療或電療期間不可進行性行為、抱嬰兒或要食得很清淡,其實全屬謬誤。

  3. 2020年1月16日 · 標靶治療的原理是針對癌細胞進行靶點攻擊,較化療更有針對性,減低傷害其他器官,而常見的標靶藥的服用方式有靜脈注射、皮下注射、及口服(如片劑或膠囊)。 不少口服標靶藥,在醫生處方下,病人可於家中自行服用,但根據自願醫保的定義,家中口服標靶藥就始乎未明確地受保。 以下是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的「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定義﹕. 本保障將賠償受保人在住院期間,或在為日症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的設備下,接受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所收取的合資格費用,包括在接受治療期間就進行治療計劃、監察預後及病況進展的專科醫生門診收費。 部分保險公司表示受保. 有市場消息傳出有個別保險公司照條款字面解讀,不保家中口服標靶藥。 為深入了解,10Life於去年12月,電郵致香港各大保險公司查詢其保障範疇,有部分保險公司一直沒有回覆。

  4. 2023年4月13日 · MRI是唯一沒有X光輻射的影像診斷技術,它利用強力磁場將人體內的氫原子短暫地重新排列,並經無線電釋放訊號,透過電腦運算後轉化為多角度影像。 對比其他影像診斷技術,MRI在檢查身體軟組織和神經組織方面比較優勝,常用於檢查腦部、韌帶和關節等,亦可用於診斷部份癌症。 CT vs PET vs MRI 影像診斷技術的特點比較. 點擊圖片放大. 不論哪種影像診斷技術,掃描結果都需要由受過專門訓練的醫生解讀。 同時,疾病的診斷需要多方面考慮,包括臨床病徵等,病人應與主診醫生溝通,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醫療保險有得claim嗎? CT、PET和MRI都屬於自願醫保的「訂明診斷成像檢測」,只要有主診醫生的書面建議,不論這些檢測是住院期間、抑或在診所或日間手術中心進行,都會獲得賠償。

  5. 2021年5月30日 · 成晚期癌症病人新希望. 雖然化療、電療等方案沿用已久,但也並非對每一種癌症都有明顯功效,而免疫治療這種新方案,正正能補足這個缺口。 「解決了好多以前使用化療,或標靶藥都無法處理的腫瘤。 如黑色素瘤或腎癌的病人,其實傳統化療作用不大,免疫療法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治療方式。 」同時間,也讓這類病人有藥可醫,控制着病情。 如有73歲的男患者,兩年前出現血尿、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的徵兆,經掃瞄後發現左腎的腫瘤延伸至大靜脈,並已轉移至胸腔和兩邊肺部,淋巴都有擴散,屬第四期腎癌,需做手術切除左腎。 病人同年開展雙免疫治療後,情況漸趨穩定,今年掃瞄後亦發現沒有活躍的癌細胞,體重更由60公斤回升至74公斤。

  6. 2024年4月27日 · 2. 無需先持有個人/團體門診醫保,可獨立索償的計劃: (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人士) 大多保障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 此類計劃可獨立索償,保費愈高,自付費愈低,目前市面上的計劃一般都會保障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物理治療,僅個別不保後兩者。 專科大多需要轉介信。 藥物方面,普通科、專科門診一般包最多3天基本藥物,中醫門診一般包2天中藥。 少數計劃的專科藥物保障額較高,blue、保誠可包4天,信諾可包5天。 約一半計劃保障X光及化驗測試,每年賠償限額在500~5000港元之間。 大多數計劃不保門診手術,或者作為附加保障需另付保費。 部分計劃包牙科、癌症治療. 一些計劃也涵蓋其他保障,例如牙科服務、跌打、針灸、身體檢查、疫苗注射、癌症治療等。

  7. 2020年10月25日 · 【醫療保險有冇癌症定義? 唔中定義就唔會賠癌症治療? : 按此 】 篩查計劃 料助提升存活率. 統計中心總監黃錦洪稱,2017年及2018年「65至69歲」及「60至64歲」兩年齡組別,每10萬人計腸癌發病率急增2、3成,相信與衞生署擴展大腸癌篩查計劃至年僅50歲或以上都合資格參加有關;又指隨篩查計劃進展,日後確診第四期大腸癌數字會減少,相反會揪出更多早期癌患者,存活率長遠會提升。 事實上,乳癌新症宗數過去10年亦按年增2.5%,前年錄4,618宗,83%確診時已屆第一至三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周倩明稱,個案趨升或與西方飲食有關,「整體脂肪增多,由脂肪轉化的女性賀爾蒙分泌亦增多,食物肉類亦有外來賀爾蒙」。 責任編輯:黃懌勤. 【原文: 末期大腸癌 5年存活率不足1成 (收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