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許紹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255. 0. 蓋建築物,地基最重要;養育子女,健康及學習的打底最重要; 業務員想要愈做愈好,從根本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底層邏輯最重要。 眾所周知,近年環境的變化相當快速,特別是在數位科技、經濟震盪、政策法規,或是民眾的觀念及習慣等方面,儘管對保險業務員帶來考驗,但仍可看到有些優秀的業務員依然績優,甚至能順應環境變動使表現更加優異,可以想見,這些業務員除了懂得應變及調整之外,必然也掌握了一些能夠持續績優,並且不需要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關鍵根本之道。 諸如勤勞、自我提升、正向思考、時間管理、人際關係等,都是無論環境如何改變,業務員都能愈做愈績優的核心要素,即是不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有所不同的關鍵根本。

  2. 2024年2月1日 · 香港保誠保險資深營業經理許曉蓉回顧從業20年的經驗與心得總結出一個結果保險的價值在於透過保障與理財幫助客戶防患未然薪火相傳並確保夢想得以實現。 「保險業務員不只是保障的規劃人更是客戶夢想的見證人。 」許曉蓉分享為了實踐這份價值業務員必須要訂下明確的前進目標並且不斷學習自我增值才能夠不斷突破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看見長遠的市場需求,提前學習所需知識能力. 保險保障的範圍,不外乎生老病死的需求,但是當規劃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時,所需要的工具與知識範圍卻是遠超於此,更包括資產傳承、跨國稅務等知識,業務員需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自我成長。 許曉蓉十分感謝她在金融財務規劃方面的啟蒙老師王嘉平老師,除了課堂上的內容以外,最重要的是教會了她看見未來市場需求的遠見思維。

  3. 2023年8月1日 · 許紹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8 月 1 日. 265. 0. 當從業日久,初入行時曾經的拚勁及熱忱可能因為爾後的穩定與安逸而悄悄隱沒,畢竟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在心態及狀態上要一直單純維持在直線往上或持平是很難的一件事,更可能像是一條波形曲線,既存在波峰也會存在波谷。 因此,延續幹勁與讓熱忱持久是保險從業人員事業長久的必修課題,而突破安逸心態,重燃迎向挑戰的意願──使自己莫忘初衷,更是從業生涯中的一門學問。

  4. 2020年8月1日 · 0. 家族財富傳承一直是高淨值族群所關切的議題,而到底家族傳承在傳承些什麼? 傳承時又會面臨到什麼樣的挑戰? 臺灣的企業家對於傳承議題又有什麼看法? 讓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香港)、普羅財經執行長(臺灣),同時也是香港恆生大學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羅立群教授來提供解答。 家族傳承的內涵. 家族傳承面臨的挑戰及因應. 因此,家族傳承所面臨到的挑戰就是如何訂立機制,使家族企業得以長久經營,家族的財富及成員人才能夠同步增長。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6期.

  5. 2018年4月1日 · 許志誠說投資型保單正式名稱為變額萬能壽險」,變額」、「萬能」、「壽險分開來看就不難理解保單的內涵與其概念了其中變額代表的是這個契約的保額會隨著投資績效而變動而萬能指的是可以彈性繳交保費最後則是這個商品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壽險許志誠強調投資型保單說到底它是保險商品」,保險的價值在於被保險人意外發生時多了一層保障而其它的投資項目屬於理財商品」,既是理財商品其目的就是在於理財就沒有保障。 所以當保險業務人員為客戶規劃時必須切記兩者是不同性質的商品,目的不同、客戶的狀況不同、需求不同,選擇的時機也就不同。 投資型保單並非穩賺不賠,所以做為理財工具之一,仍然必須設立停損點,適時作出基金的轉換,也要檢視客戶的年齡與經濟能力,才能夠為客戶鎖住獲利,達成財務目標。

  6. 2019年1月1日 · 許妙靜表示展望未來執行的關鍵有以下: 一、回歸保障面: 隨著臺灣民眾平均保額逐年減少情況下, 市場上已逐漸掀起一片「回歸保險基本面」的聲音,即為回歸保險以保障功能為主軸,達到個人及家庭風險分散及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 南山人壽目前積極推廣「3面向9保障」保險觀念,亦即「壽險保障、醫療保障、保險理財」等3面向,以及「壽險保障、保險理財、醫療保障─實支實付、住院日額、手術醫療、重大疾病、癌症醫療、意外保障、長期照顧」等9大保障,透過系統數據分析,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建議與需求試算,期許藉此幫助民眾更加重視人生各階段不同面向的風險控制與管理。

  7. 2019年9月1日 ·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許文彥從臺灣保險金融科技的應用現況分析進而點出保險業將受到的影響以及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變化。 金融科技現況與未來五年預估. 許文彥引用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於今年二月接受媒體採訪的內容當中提及金融科技對富邦人壽帶來的4大影響首先在環境的變動下各家金融業者紛紛投入成本到科技連結服務的開發但大多仍在開發階段未能將成果轉為收入對企業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第二,網路投保占整體保費收入比例很低,未來應找出新方向,不能在網路上拚商品或費率,這反而會對業務人員帶來負擔。 第三,雖然大家都想做到商品客製化,但是客戶不瞭解商品、業務人員對客戶瞭解不足等原因,依然使得保障預測的執行相當困難,也就難以真正推行商品客製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