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譚嗣同. 湖南省瀏陽市的 譚嗣同故居 。 譚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 字 復生 , 號 壯飛 , 齋名 莽蒼蒼齋 , 湖南 長沙 瀏陽 人,出身 世家 ,與 陳三立 、 譚延闓 並稱「湖湘三公子」。 清 末 百日維新 人物, 維新四公子 及 戊戌六君子 之一。 [1] 譚嗣同還被稱為清末 維新四公子 ,另外三人是 湖南巡撫 陳寶箴 之子 陳三立 、 禮部侍郎 徐致靖 之子 徐仁鑄 、 兩廣總督 陶方之 之子 陶葆廉 。 後二人有異說。 生平 [ 編輯] 清朝 同治 四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公元1865年3月10日),譚嗣同出生於北京宣武城南 孏眠胡同 家邸中。 [1] 他的父親 譚繼洵 時為朝廷官員,曾出任戶部郎中、甘肅道台、湖北巡撫等職。

  2. 湖南省瀏陽市的 譚嗣同故居 。 譚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 字 復生 , 號 壯飛 , 齋名 莽蒼蒼齋 , 湖南 長沙 瀏陽 人,出身 世家 ,與 陳三立 、 譚延闓 並稱「湖湘三公子」。 清 末 百日維新 人物, 維新四公子 及 戊戌六君子 之一。 [1] 譚嗣同还被称为清末 维新四公子 ,另外三人是 湖南巡撫 陳寶箴 之子 陈三立 、 禮部侍郎 徐致靖 之子 徐仁铸 、 兩廣總督 陶方之 之子 陶葆廉 。 後二人有異說。 生平. 清朝 同治 四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公元1865年3月10日),譚嗣同出生於北京宣武城南 孏眠胡同 家邸中。 [1] 他的父親 譚繼洵 時為朝廷官員,曾出任戶部郎中、甘肅道台、湖北巡撫等職。 譚嗣同五歲讀書,十五歲學詩,二十歲學文。

  3. 譚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 字 復生 , 號 壯飛 , 齋名 莽蒼蒼齋 , 湖南 長沙 瀏陽 人,出身 世家 ,與 陳三立 、 譚延闓 並稱「湖湘三公子」。 清 末 百日維新 人物, 維新四公子 及 戊戌六君子 之一。 [1] 譚嗣同还被称为清末 维新四公子 ,另外三人是 湖南巡撫 陳寶箴 之子 陈三立 、 禮部侍郎 徐致靖 之子 徐仁铸 、 兩廣總督 陶方之 之子 陶葆廉 。 後二人有異說。 生平 [ 编辑] 清朝 同治 四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公元1865年3月10日),譚嗣同出生於北京宣武城南 孏眠胡同 家邸中。 [1] 他的父親 譚繼洵 時為朝廷官員,曾出任戶部郎中、甘肅道台、湖北巡撫等職。 譚嗣同五歲讀書,十五歲學詩,二十歲學文。

  4. www.wikiwand.com › zh-hk › 谭嗣同譚嗣同 - Wikiwand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齋名莽蒼蒼齋,湖南長沙瀏陽人,出身世家,與陳三立、譚延闓並稱「湖湘三公子」。 清末百日維新人物,維新四公子及戊戌六君子之一。

  5. Tan Sitong (譚嗣同 Tán Sìtóng, March 10, 1865 – September 28, 1898), courtesy name Fusheng (復生), pseudonym Zhuangfei (壯飛), was a well-known Chinese politician, thinker and reformi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644–1911). He was executed at the age of 33 when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failed in 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