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条距离不长的新隧道一次因豆腐渣工程造成的严重坍塌构成了电影隧道的故事蓝本。 影片以小格局的表现方式, 去 体现大格局的剧情内涵,在不是由真实事件架构的情况下,展现了一次高 于其他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 水平 , 甚至从中无法看 出人工雕刻的痕迹 。 加之 在 灾难片中的人性探讨,以及令观众紧张的死里求生和 漫长的救援情节,通过大篇幅的彰显和刻画,使得影片有着强烈和突出 的情感表达能力,从而 达成一部佳作。 从剧情方面 来 讲,隧道坍塌后的救援作为主线部分,以灾难延伸出的其他事件作为分叉,不仅是在更好的刻画主题,也有着深入和探讨主题的目的。

    • 概览
    • 简介
    • 案例
    • 根源
    • 主要措施

    不坚固的危险容易毁坏的工程

    豆腐渣工程,是指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不坚固的危险容易毁坏的工程。狭义的“豆腐渣工程”是专指质量不达标的工程,而广义的“豆腐渣工程”应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不合格项。

    “豆腐渣工程”是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全国性洪水肆虐期间说的,当年的长江洪灾就是以往的豆腐渣工程加重了灾情。1998年,朱镕基站在洪水滔天的九江大骂“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从此,“豆腐渣工程”就成为了那些烂工程的代名词。豆腐渣是没有粘性的,粉碎而且脆弱,用它来比喻那些烂工程再合适不过。当今社会中常常会出现这些安全隐患,又叫“楼脆脆”、“桥脆脆”等诸多“脆脆”。

    中国案例

    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彩虹桥那一声巨响,建成仅为3年的桥突然整体坍塌,40人死于非命之后,全国“豆腐渣工程”塌声四起,而且坍塌的速度也不断被刷新:云南省投资3.8亿元修建的云南省昆禄公路,正式通车才18天,就出现路基沉陷、路面开裂; 2013年2月1日,连霍高速洛三段南半幅741+900M处义昌大桥发生的垮塌事故,坍塌桥面长80M,事故已经导致10死11伤。 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十字路出口至东山湖野生动植物园的旅游专线通车11天出现破损; 投资760多万元的江苏省徐州市济众桥改建工程,原定于2004年6月28日举行剪彩仪式,却在27日坍塌,连多等一天都不行; 这些工程命虽短,毕竟还是修好几天再塌,有些“豆腐渣工程”竟然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就胎死腹中: 1998年2月20日上午,正在施工中的湖北巴东县焦家湾大桥突然坍塌,11人当场死亡。 2006年3月,主体工程刚完工的广东信宜市石岗嘴大桥突然坍塌,连装修都来不及...... 建筑工程何以变成了“豆腐渣”?大多是工程在建筑过程中或擅自篡改设计、或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材料。违规的建筑又何以被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呢?公共投资项目中大量存在的腐败机会,使得建筑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重灾区。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一些地方近些年发生的腐败大案要案中,90%以上与建筑工程领域项目有关。在中纪委进行的一次反腐民意调查中,建筑工程领域被群众选为五大腐败领域之首。 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一双双黑手伸向建筑领域。而且由于管理者失职、渎职,工程的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似乎只有靠突发事故进行“检测”,而每一次“检测”的结果,不仅是豆腐渣工程被暴露,还伴随着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010年9月28日,媒体又爆出一个天价“豆腐渣工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长江大桥开展40天的封闭维修工程,这是这座投资人民币11亿元的长江大桥通车10年来第24次大修 ,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最近一次大修是2010年7月至9月间,桥面用的是美国进口环氧沥青混凝土,耗资逾亿元,结果开通不到3个月又修了一回,目前主桥桥面已出现数十个坑洼。 2013年6月媒体爆出:在外租房5年半,郑州沈庄村村民终于等到新家完工。然而,他们新房大多有问题:渗水、墙皮脱落……很多村民拿到钥匙仍在外租房。有业主竟发现纸板门,“外面是两层硬纸板涂上红漆”。还有人称,站在客厅地板上走路不踏实,跳一下会觉得晃。

    外国案例

    1995年6月29日,韩国首尔三丰百货店倒塌,造成502人遇难,937人受伤。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达卡郊区的一座大楼倒塌,造成1127人遇难,2437人受伤(详见4·24孟加拉塌楼事故)。 2016年3月31日,印度加尔各答立交桥倒塌,造成22人遇难。

    “豆腐渣工程”的根源有哪些呢?因素固然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一是反科学抢工。明明要两年才能干完非要压缩到一年完工,中国人好像很喜欢这样干。什么“大干三十天、确保任务完”、“出大力、流大汗,干群同心争奉献”、“决战三天不睡觉、国庆完工放鞭炮”等等,你都在用吃奶的力气拼命了,还顾得上施工质量吗?真应验了一句顺口溜“上级放个屁,下边跑断气”。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施工速度虽然快了,可忙了半天却是个“豆腐渣工程”,这错到底该记在谁的头上?

    二是资金不到位。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比比皆是,明明只有一千万元资金,却要上报立项一亿元的工程,用发包商的行话说“慢慢筹吧”。于是开工不久的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要么暂停施工,要么由承包商自己垫支,发包商再慢慢还。这种方式导致的必然后果是偷工减料,甚至滋生腐败,因为找人还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标的施工单位或厂家在骑虎难下之际,哪还能想到“建优质工程”诺言?

    三是盲目求发展。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我国许多地方和单位,新领导一上任都喜欢大搞形象工程建设,市政设施、公路桥涵、高楼大厦、美化亮化,有事无事重整一遍,好象这样政绩就出来了,人民就拥护了。但是财政收入又有限,咋办?很好办!先改造状况比较好的,差的留下不搞,以便作为今后向上级要钱再修的筹码。项目资金不足,就让施工单位垫支,自己还可以从中“腐败”一下,真是“一箭双雕”啊。其用心之险恶,怎么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呢?

    监管

    “豆腐渣”工程被评为“质量优良”、问题暴露后却无人问责,如此咄咄怪事,折射出了公共工程质量监管上的“公地悲剧”——如同对待一块无人看护的“公地”,大家都认为事不关己。假设一处有具体产权归属的建筑工程被发现是“豆腐渣”,只怕施工单位与质量验收部门早已被业主诉上法庭了。但对于一项属于公共产权的公共工程,该由谁来问责其质量问题呢? 从理论上说,当地政府部门代行业主职权,显然有责任对公共工程的质量问题提起问责。然而众所周知,公共管理部门通常既是一项公共工程的投资者,又是工程质量验收的鉴定方,无法想象一个人既当原告又当被告。比如这次被现实无情地证明是“豆腐渣”工程的汉江大桥,就是由交通部门主要投资、最后再经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你要交通部门出来问责,何异于叫他们自己抽自己嘴巴?而且,作为公共工程投资者的交通部门,实际上所用的钱来自纳税人,这种真正的业主不在场的情形,也容易导致交通部门在对公共工程的质量验收时漫不经心。 说到底,当我们质问“豆腐渣”公共工程何以被评为“质量优良”、质量问题暴露后又何以无人问责时,答案指向同一个:对于公共工程的质量监管,作为真正的业主——当地民众往往不在场,他们对政府的工程招标、工程验收过程缺乏监督权与话语权,对在工程质量监管上失职的公共部门缺乏责任追究权,这种权利缺失又反过来促使人们淡漠了对公共工程质量的监督热情与问责自觉。

    教训

    2000年底完工的长风大桥位于205国道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境内,根据设计标准应抗百年一遇洪水,工程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2001年7月被浙江省交通厅质监局评定为“优良工程”。长风大桥建成以来,当地并未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2010年4月份,投入使用不到10年的大桥开裂并被迫重修。知情人反映,事发至今,没有一家单位和个人被问责。 “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长风大桥是较新的一例。去年底,南京一获得“2009年南京市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大桥开裂,施工方用胶水缝合;湖北本该使用50年的钟祥汉江大桥,仅10年便成为危桥,等等。一连串“楼歪歪”、“桥脆脆”中,有不少闪动着“优良工程”、“建筑工程鲁班奖”等耀眼光环。是什么原因导致“优良工程”变成了“豆腐渣工程”?有关部门该采取些什么防范措施?该汲取些什么教训?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优良工程”变身为“豆腐渣工程”,工程设计有瑕疵的教训应该汲取。据调查,长风大桥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设计存在问题,应该采取的施工方案被放弃,而存在隐患的施工方案被采取。建筑工程是百年工程,质量标准不能降低,作为掌握相关技术的设计单位,让存在隐患的设计方案出炉,责任不能免除。工程设计单位应该从“豆腐渣工程”中汲取教训。 “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做法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一些“豆腐渣工程”,普遍存在偷工减料行为。特别是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由于资金紧张,就在降低标准、采用不合格建筑材料上打主意。于是,一个个“驴粪蛋”工程被人为造就出来,表面光鲜,内在质量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特殊天气的出现,“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就成了意料中的事。违背建筑规律,一味追究“政绩”和“形象”的人,应该汲取教训。 “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工程监督和监理不到位、不尽责的教训同样不能放过。目前,不少工程监理单位不尽职,过分迁就业主要求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一些工程质量监理形同虚设,甚至成了摆设。于是,一些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堂而皇之地验收通过,有的甚至评上了“优良工程”。加强工程监理,同样是防止“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的教训之一。 “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质量评定体系和方式存在不足的问题也应重视。有些工程本身的问题较多,但是,在行政干预下、在金钱诱惑下,一些“豆腐渣工程”跻身“优良工程”。 “优良工程”变身“豆腐渣工程”,腐败预防、责任追究的问题更不能放松。事实证明,腐败是不少“豆腐渣工程”问世的重要原因之一;责任追究不彻底,从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优良工程”不断变身“豆腐渣工程”,教训深刻。但是,有些地方并没有认真汲取教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问题发生了,处理一两个人了事,并没有完善相关的预防、监督等制度措施,或者也只是将制度和措施挂在了墙上,写进了文件中,而没有落实。这一状况应该尽快改变。

  2. 好不容易终于进行开挖准备救出受难者时竟发现隧道是个豆腐渣工程一连串的重击使得希望一一幻灭更糟的是搜救行动中救难队组长意外身亡国库的大量花费促使舆论审判迫使李正洙无助的老婆世贤 ( 裴斗娜 饰) 签下放弃救援同意书。

  3. 比萨斜塔变直 4cm,这个 800 多年的豆腐渣工程全身都是传感器. 原创. 阅读38352赞316. 最近,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监测小组专家对外表示,比萨斜塔在过去 20 年里逐渐纠正了 4 厘米的倾斜,并且整体结构依然很健康。. 比萨斜塔始建于 1173 年,距今已超过840年,是 ...

  4. 关键在于当这一事故被立案调查其真相让人瞠目结舌——看似一桩偶发的商场建筑坍塌事件背后直指韩国社会的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 很多人都说,三丰百货悲剧,用502条活生生的人命,让韩国的商业建筑楼盘从1995年开始大换血。 而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被美国的一档纪录片节目重返危机现场所聚焦该片以演绎和真实历史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揭开了韩国这起最大豆腐渣工程的幕后真相—— 6月29日早上7点,19岁女孩朴胜贤乘坐地铁,正赶到三丰百货商场上班。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师梦,担负学费,她需要在商场的童装店铺兼职销售助理。 三丰百货商场是韩国在90年代初期最著名奢华的高级购物中心,总共有1000多名员工在此上班,每天需要接待4万多名顾客,每周的销售额多达四百万美元。

  5. 中文名. 短命建筑. 重要原因. 短视规划、问责不力. 同 义. 豆腐渣工程. 直接原因. 设计和施工质量原因. 目录. 1 现象. 2 举例. 3 评价. 现象. 播报. 编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负责人表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反观 发达国家 ,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 我国新建建筑每年消耗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一座建筑动辄需要花费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消耗大量资源。 “短命”建筑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近年来屡次出现的因建筑质量问题酿成的惨剧,也在不断敲响警钟。 建筑“短命”现象引人深思。 原因. 质量差维护少导致“短命”。

  6. 这场惨祸并不是编剧瞎编,而是真实发生的,这就是韩国和平史上最惨的灾难—— 三丰百货倒塌事故 。 很多韩剧和韩影都以此为背景,描述它给韩国人带来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和伤痛。 1995年6月29日,一个平平无奇的夏日,那天傍晚,正值汉城(当时的首尔还叫汉城)的下班点,韩国最大的商场三丰百货也迎来了客流高峰。 17点57分,商场里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爆裂声。 短短20秒钟,这座5层的大楼轰然倒塌,几乎没给人们反应和逃生的机会,商场里的1445人被瞬间吞没了。 这场灾难最后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6人失踪,财产损失高达2700亿韩元(约合16亿人民币)。 在当时,是世界建筑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 《请回答1994》截图. 1990年7月7日,三丰百货正式开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