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中學列表. 本列表列出 香港 所有辦學中的包括 官立 、 資助 、 直接資助計劃 和 私立中學 ,以及 英基學校協會 旗下的中學和其他 國際學校 ,以按照 香港行政區劃 劃分排列,同一學區的學校以創校年份排列。. [1] 只限收錄開辦香港中一至中六課程,曾經 ...

    • 學社
    • 體藝教育
    • 學校活動
    • 著名校友
    • 呂藝非凡

    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內的學生現分為4個學社,分別是: 1. 勤社(Red House)(紅色) 2. 儉社(Yellow House)(黃色) 3. 忠社(Blue House)(藍色) 4. 信社(Green House)(綠色) 在2006年以前,學校只有4個學社,分別是:勤社〔Red House〕〔紅色〕、儉社〔Yellow House〕〔黃色〕、忠社〔Blue House〕〔藍色〕和信社〔Green House〕〔綠色〕。 學校在2006至2007學年起開始將學社數目增至8個,分別是:南丁格爾社〔Florence Nightingale House〕〔啡色〕、達文西社〔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House〕〔灰色〕 、貝多芬社〔Ludwig Vo...

    於初中推行「一人一體藝計劃」,所有初中同學必須參與,並成立中樂團及推行戲劇教育,參加由優質教育基金支持的親子粵劇計劃,發展多元化的藝術。近年,更成立了西樂團,以培養同學多方面的發展。同時亦為同學提供雜技培訓,培養不同才藝,並作公開演出。近年還開設色士風班,讓同學更多選擇。2017年,學校邀請中國女排名將孫玥訓練女子排球隊。2018年,學校亦邀請前港隊成員香振強執教男子籃球隊。

    制服團隊

    於初中推行「一人一制服計劃」,所有初中同學須參加,並設有童軍、女童軍、交通安全隊、紅十字會青年團、基督少年軍、公益少年團及少年警訊,透過步操訓練、義務工作等,加強同學的自律與服務精神。

    周柏豪:香港男歌手、演員(2001年中五畢業)[註 1]
    周葆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女子組合FFx成員
    謝家俊:ViuTV《第一季全民造星》20強

    自2008至2009年度開始,呂藝非凡是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每學年年終的綜藝表演。近年門券反應熱烈,呂藝非凡2015年首次加開日場,並以最後綵緋的方式進行,而夜場則是正式演出,全日共演出2場。節目包括合唱團、中西樂團、舞蹈、朗誦、樂隊、老師表演等多元化綜藝表演。

  2. 他畢業於喇沙小學、喇沙書院(1998年中五 [註 1] )以及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7] [註 2]。 他就讀小學期間是童軍 [註 2] ,升讀預科期間則是 聯合國 青年大使 [註 2] 。

  3. 東華三院邱子紀念中學 (英語: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Yau Tze Tin Memorial College ;簡稱 YTT ),是 東華三院 開辦的第十間中學,故又名 東華第十中學 ,學校創校於1982年,是 香港 屯門區 一所全日制中文中學,校內三樓的圖書館叫作景賢閣。 學校座落於 新界 屯門 兆康苑 北面,鄰近 屯馬綫 及 輕鐵 兆康站 ,為一座 連環型校舍 。 創校時曾借用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作課室之用。 學校正門的校名由邱木城( 景賢里 業主)題字。 歷史 [ 編輯] 前身是一片私人田地,附近的 紫田村 和 子田圍 原居民都會過來耕田,後來發展商收地,子田圍原居民將土地賣給發展商。 四社 [ 編輯]

  4. 歷任校長. 一直以來,學校的校長由 喇沙會 修士 擔任。 在香港修改了相關的教育法例之後,中學校長必須於六十歲卸任。 然而,近年喇沙會的修士多被派往發展中地區協助當地的教學工作,導致已發展地區,如香港,缺少適合擔任校長的年輕修士。 1995年,年屆退休之齡的羅倫士修士(1935-)卸任後,校長一職由 李炳強 先生出任至2005年。 羅倫士修士則擔任 校監 一職至2010年(當時75歲)。 班別與科目. 中一至中三:各四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人文、綜合科學、電腦認知、基本商業 (中二、中三)、音樂、視覺藝術、體育及宗教. 中四至中六:各四班.

  5. 2024年5月12日 · 工具. 關於本名相近,1977年出生的香港演員,請見「 黃湛深 」。 黃 霑 zim 1 (英語: Wong Jum Sum ;1941年3月18日—2004年11月24日),本名 黃湛森 , 字 亦芹 ,另有筆名 劉杰 、 陸郎 、 不文霑 、 詹嘯 、 久流 、 鐵樹 等 [12] , 香港 作曲家 、 填詞人 、 廣告人 、 作家 、 演員 、 導演 、 編劇 和 主持人 及 歌手 ,被視為 香港 跨媒體的代表人物 [13] [14] ,與 金庸 、 倪匡 、 蔡瀾 一起,獲傳媒冠以「 香港四大才子 」之譽 [15] [16] ,後世尊稱「 霑叔 」。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 肺癌 逝世,享壽63歲,逾萬名香港市民參加其追思會。 早年生活 [ 編輯]

  6. 林盛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 種語言. 香港繁體. 工具. 林盛斌 (英語: Bob Lam Shing Bun ,1979年9月24日 — ), 香港 電台及電視 節目主持 、 唱片騎師 ,現為 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 藝員,曾主持節目《 新香蕉俱樂部 》。 他於2012年加盟無綫電視,首主持的TVB電視遊戲節目是《 登登登對 》,亦經常演出及主持電視節目,並將電台工作當成副職,極少出現在《新香蕉俱樂部》。 之後他更涉足商界,現是時裝店「POPCOCK」和娛樂製作公司「 棋人娛樂 」的老闆之一 [7] [8] 。 背景 [ 編輯] 早年生活 [ 編輯] 林盛斌出身 小康 之家,有一名胞弟,一家四口早年居於 西營盤 [9] 第二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