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自從OpenAI於今年3月14日推出GPT-4模型後,聊天機器人、人工智慧再次成為最流行的話題,ChatGPT的活躍用戶在發布後成指數型成長,只花了2個月,活躍用戶就超越1億人;能及時應答、資訊量豐富的生成式AI(如ChatGPT),不僅能寫程式碼,還能完成小說、電影腳本 ...

  2. 2018年1月1日 ·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 當金融保險業的產業規則已改變,身為保險業的一員,我們如何掌握趨勢脈動、洞悉先機? 以及如何協助自身放大視野與格局,掌握時勢? 保險行銷集團即將在二 一八年一月九日~十日,於臺北萬豪酒店隆重舉辦首屆保險行銷創世紀盛典(IMCC),彼此交流共享高度前瞻、國際性的思維與實務經驗,為的就是在面臨保險世代興起的當口,該如何精準布局未來的每一步? 正如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先生在去年底明確點出,臺灣保險業面臨3大挑戰: 第一,資金去化困難。 以致目前壽險業在國外投資部位逾6成,這部分有賴政府在未來有更大的開放空間。 第二,全世界共同面臨嚴峻的高齡化、少子化趨勢。

  3. 2023年11月1日 · 根據麥肯錫調研推估,到2030年全球60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增加50%,成長至14億人,屆時我們該如何服務這麼多的銀髮族客戶? 勢必要從培養更多的財務顧問,以及提升財務顧問專業做起。

  4. 2023年9月1日 · 關鍵在於當遇到問題時,是選擇進到球場親自參與來左右戰局,還是只待在場做些無關勝敗的評論,不同的選擇,對結局會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就如同常看到有些人總是憤世忌俗,嫌東嫌西,什麼都覺得不夠好。

  5. 2024年2月1日 ·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6.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7. 2022年1月1日 · 馬君碩總結有以下: 首先, 從商品負債面來看,商品面由於2020年加了門檻法則,以及準備金調降,CSM不得為負、宣告利率要有平穩機制等新政策的改變,對保險業商品結構產生了大幅度影響。 另外,失能扶助險過去的銷售量較大,理賠經驗不足,主管機關希望對未來接軌17號公報而預做準備,使得失能扶助險獲利要先提撥盈餘公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主管機關除對失能扶助險祭出規定外,對商品也要求應謹慎關注這一部分,實屬於公司治理上的一種紀律:如新保單要設下銷售限額,過度熱銷應該要小心謹慎;如損失率惡化要提因應方案,這些都是為了要接軌17號公報所做的準備。 以及要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所銷售的保單對整體公司營運的影響,由於17號公報有「分組分群」的要求,希望負債面能夠上升至董事會層級,以關注公報對公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