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我認為保險公司將來開發的商品方向,以及在市場上主要銷售的商品會有5大走向:1.高CSM(合約服務邊際)、2.低資本耗損、3.保證少、現金流短、4.資產負債易匹配、5.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 保險公司販賣愈多高CSM的商品對於未來財報上的獲利表現愈有幫助,不過這樣高獲利的商品,往往銷售的難度也會更高;未來ICS 2.0上路後,嚴格的資本要求會增加保險公司的資本負擔,低資本耗費的產品,如短期低保證、投資型保單等,能降低資本負擔;資產負債易匹配的商品則有助於提列資本及避免財務波動,如外幣保單;而由於將來保險公司透過保單收取大量的現金,作為儲蓄使用而非風險移轉,對於收入及績效不會帶來幫助,因此會聚焦在開發非投資成分(投資成分少、儲蓄比重低)的保單。

  2. 2023年10月1日 ·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3. 2019年1月1日 · 每一位客戶的經濟情況、需求曲線等都有所不同,購買目的可能也分短期保障或一勞永逸等不同,要說一哪種方案比較好,還是得依據民眾實際需求情況決定。

  4. 2020年4月1日 · 在銷售心態上,壽險端認為銀行通路可以接受銷售保障型商品的比率大概只有25%左右,銀行端受訪者則比較樂觀,則有近40%認為可以接受。 整體而言,銀行端銷售保障型商品的意願與能力仍有提升的空間。

  5. 2023年10月1日 · Q.近期各家保險公司陸續停售實支實付險種,理由為何?. 近年來實支實付型商品陸續停售,主要受到2項因素影響,第一項是通貨膨脹、第二項是醫療科技進步。. 通貨膨脹除了反映在民眾最有感的食品類上,也導致醫療類的花費不斷攀升,然而實支實付商品的 ...

  6. 2023年10月1日 · 特別說明,股票股利的計費所得,以分配股×面額10元計算。 另外,海外所得不會被扣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例如KY股(F股)、ADR不會被扣健保補充保費。

  7. 2020年11月1日 · 5項風險中除了公共政策風險,對個人來說比較難以規劃之外,前4項風險都可以透過個人的適當規劃,盡可能降低老年經濟弱勢的威脅。 本文逐一檢視這些銀髮人生的風險變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