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8日 · 重症病人是感染的高危人士重症監護室則成為醫院感染的主要來源。 為何會出現超級細菌? 濫用抗生素; 在非必要的時候使用抗生素; 在療程結束前中止治療; 細菌容易傳播,長期住院增加了感染風險. 許多會被經常碰觸的表面及設備被證實會遭受到汙染(例:吸痰設備、臉盆、床欄、床頭櫃、呼吸器、水槽.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耐多藥鮑氏不動桿菌治療方法? 根據衛生署,如有需要,醫生會參考化驗報告以處方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部分皮膚感染如膿腫、膿瘡等則可能需要以開刀引流的方法治療。 在使用抗生素治療不動桿菌的感染前,醫生有機會進行測試,以確保治療的是最好抗生素,並確定哪些細菌對細菌具有活性。 然後會根據抗生素的活性、潛在的副作用或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而選擇適當的抗生素。

  2. 2023年5月2日 · 70%不知道自己高膽固醇. 相對2014至15年度進行的人口健康調查的27.7%,今次調查的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9.5%。 超重、體能活動不足、高鹽飲食和與進食蔬果量不足相關的鉀攝取量不足,均會導致高血壓。 在高血壓的患者中,超過4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直至進行調查的身體檢查才發現,而類似情況亦出現在其他心血管的風險因素,例如分別有36%和70%的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情況。 未來10年內患心血管疾病平均風險11.4% 調查亦採用Framingham風險模型,以預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

    • 健康飲食|選擇健康飲食模式好處多
    • 超級食物推薦(10)莓果類
    • 超級食物推薦(7)乾果類
    • 超級食物推薦(6)好的油
    • 超級食物推薦(5)全榖物
    • 番茄助於降低患前列腺癌風險
    • 更多健康生活及健康飲食內容

    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飲食法」,在地球資源永續和慢性病預防上,均有良好的貢獻。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如果你願意選擇健康的飲食模式,那不僅是糧食專家,全世界的醫生都會想跟你說一聲「謝謝你」。因為你以實際行動延緩了糧食危機的到來,也減輕了醫護量能的耗損,也大大降低自己罹患疾病的風險。

    藍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草莓這些中文稱為「莓」, 英文叫做「Berry」的可愛小東西,不但好吃,還是幫你對抗退化性疾病的高級抗氧化劑。這裡我列出的莓範圍比較廣,植物學上草莓與覆盆莓不符合漿果的定義。

    核桃、杏仁、榛果、開心果、夏威夷果、腰果、松子。這裡一樣先忽略植物學對堅果的嚴格定義,以上這些乾果,高營養也高熱量,聰明的吃法是輪替著吃,量不必多,有吃就可以。在我家鄉,有人用野生核桃+野生蜂蜜的組合,幫助平地遊客緩解身處高原的不適感。我不會有高山症,很難實測效果如何。但無論如何,核桃跟蜂蜜都是好東西,味道也很搭,不妨一試。

    外食族若沒注意,在油脂攝取上Omega-6幾乎都嚴重超標。最好重新考慮平衡,把Omega-3與Omega-9的比例調高。抽空自己煮時,買好一點的冷壓初榨橄欖油(西班牙的很不錯)或是台灣老一輩會拿來顧胃的苦茶油,用這些好油來做料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從吃好油開始做起。

    蒐集維生素B家族,未經精製的營養成分最完整,糙米、小米、燕麥、蕎麥、全麥、黑麥與台灣紅藜……請挑自己喜歡的來吃。再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減重法,不用運動到氣喘吁吁也不用餓到兩眼昏花,僅是把平常吃的精製澱粉換成全穀物,每天就能多消耗相當於健走半小時的熱量,這是英國人做的研究。再聽聽美國專家怎麼說?他們認為「全榖纖維會帶著其他尚未被消化的食物與熱量排出體外。」觀察吃全榖與精製穀物兩組人,全穀這組的「靜態代謝率」明顯勝出。在台灣,要買全麥麵包、全麥麵條都不難,甚至上餐廳還能直接點紅藜飯來吃。只要你心裡有全穀物,你到處都能找著它們。

    其中番茄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小撇步是,烹煮,讓番茄更營養!用好的油炒番茄,它的茄紅素將更容易被人體利用。世界太複雜、環境污染太多,請來食物圈裡的超級英雄護駕,安身立命遠離疾病,他們是你最值得信賴的超級保鑣。

  3. 2020年4月17日 · 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熱病毒後可以沒有明顯的病徵有些人則只會有發熱等輕微病徵例如兒童發病時或會出現一般性的發熱症狀及出疹。 登革熱治療方法? 目前並沒有針對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的治療只可以幫助患者紓緩身體所出現的不適。 登革熱患者一般會自行痊癒。 而重症登革熱患者則必須接受支援性治療以保持血液循環系統的運作。 如有適當和及時的醫治,重症登革熱患者的死亡率不足百分之一。 延伸閱讀: 美國 2 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 | Netflix 及亞馬遜逆市飆升 | SaaS 概念股.

  4. 2020年9月17日 · 香港大學發表港人對致盲眼疾的認知研究發現7成長者完全不認識老年黃斑病變的病徵成因和治療方法港大醫學院眼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焯鴻指長者不了解病徵會令他們錯過早期病徵從而錯失診治的寶貴機會最嚴重可致失明

  5. 2022年3月9日 · 90後香港女醫生|分享自身確診經歷|陰性不代表「無中招」|食藥以外教3招輕鬆面對. 【抗疫攻略】最近一名正在公立診所研修家庭科的女醫生Dr. Cathy LO,在其Facebook專頁中分享自身確診新冠肺炎的經歷,及分享自身的應對心得。. 【 抗疫攻略 】本港 新冠肺炎 ...

  6. 2023年5月4日 ·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曾有兩次或以上流產,或重複懷有畸形或殘障胎兒. 曾有胎兒或新生兒出現不明原因的病症. 近親通婚(包括直系親屬或次系親屬,夫妻有相同缺陷基因的機率更高) 有明顯的智障、流產或畸形胎兒家族病史. 已知的單基因病高危族群. 其他遺傳病高危因素. 高危配偶遺傳病基因篩查申請方法. 高危個案可經由醫護人員轉介,經評估為適合者的人士會被分流至指定的診所跟進。 計劃只接受網上申請,男女申請人必須完成遞交網上申請表格。 申請方法: 按入登入網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