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6日 · 適逢電影鐵達尼號問世25周年展覽新增部分與電影有關的展品及乘客遺物例如鐵達尼號原裝劇本鐵達尼號乘客罹難名單展覽的導賞會講述這些名字背後令人動容的真實故事大家可從中猜測是否存在過與Jack和Rose相似的真實乘客

    • 富山邨站 – 消失的巨星搖籃
    • 新蒲崗四美街站 – 新蒲崗如大導「影城」
    • 浙江街遊樂場站 – 變形金剛益豐大廈決戰
    • 香港科學館站 – 香檳大廈星光熠熠
    • 尖東站 – 成龍永安廣場震撼一跳

    上巴士前,王冠豪(Gary,圖)先帶我們到富山邨站附近的居屋屋苑嘉峰臺,逛逛這片見證香港影業潮流進退之地。 1950 年代,永華影業公司相中此荒山野嶺,建成片場,推出《清宮秘史》及《國魂》等港產國語片巨製。至1950年代中期,片場易手至電懋——一間當時唯一能與邵氏分庭抗禮的電影公司,及後轉手至嘉禾電影,育成李小龍、成龍、許冠文等巨星。1990年代香港電影市道萎縮,嘉禾片場98年結業,5年後嘉峰臺落成,電影痕迹已盡消散。我們回到富山邨站登上5號線九巴,正式展開電影場景朝聖之旅。

    電影迷常謂杜琪峯是新蒲崗常客,《暗戰》(1999年)、《大隻佬》(2003年)、《大事件》(2004年)均取景於此。新蒲崗面貌豐富,在此取景的電影不計其數,由1970年代到近年亦如是。從四美街站落車步向大有街,來到香港電影新浪潮開山作《點指兵兵》(1979年)片首警匪追逐戲取景地,戲中警與賊亦正亦邪,與新浪潮時期前,正邪二元對立的電影套路大相逕庭。一街之隔,爵祿街和衍慶街交界的金威珠寶金行,乃《樹大招風》(2016年)季正雄(林家棟飾)從天台監視的金舖。奇妙的是,電影中場景雖設定在九龍城,但現實中戲組卻到了4個地方「駁景」,金行在新蒲崗,馬會實則在紅磡寶石戲院取景,馬會外的街景是登打士街,天台屋則在觀塘工廈天台。這種短小精妙的「駁景」方式,也算是香港電影特色之一。

    遊完新蒲崗,從衍慶街站上車,搭5站便來到浙江街遊樂場站。土瓜灣是個充滿歲月痕迹的舊區,亦吸引不少電影來取景。數區內最熱門的拍攝場地,毫無疑問是龍蛇混雜、格局擠迫的益豐大廈。經猶如無掩雞籠的大廈入口內進,我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臉孔擠進殘舊的升降機,?門一開,壓迫感迎面而來。呈E字形的走廊上,單位多而密集,有3個樓梯口及多個?口,空間四通八達,也意味着暗險處處。戲內,《變形金剛4》(2014年)的正邪陣營在單位外飛簷走壁,決一死戰;《順流逆流》(2000年)中謝霆鋒和伍佰匿藏埋伏、槍戰連連的身影,彷彿可見於迷宮般的走廊內;日本電影《信用欺詐師JP:香港浪漫篇》(2019年)也看中大廈天台,讓長澤正美飾演的達子在天台上告解一番。戲外,益豐大廈曾發生水箱藏屍案、「屯門色魔」非禮案等。放輕腳步,潛行其中...

    從浙江街遊樂場站再上車,約10分鐘就來到香港科學館站。附近的香檳大廈,在未成為尋芳「地標」前,曾經是九龍區最高的建築物,律師樓、診所、辦公室林立,當中包括不少電影公司辦公室,各路名人出入頻繁,星光熠熠,大廈亦順理成章成為拍攝場景。最經典一場,Gary認為是《野獸刑警》(1998年)中黑幫撳釘華(譚耀文飾)和警察爛鬼東(黃秋生飾)在大廈地庫的困獸鬥,電影當年更為黃、譚二人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血戰現場的一隅,是開業逾半世紀的星座冰室,湯底濃郁的番茄麵遠近馳名,可以邊醫肚邊回味《旺角黑夜》(2004年)、《摯愛》(2005年)、《墮落花》(2020年)在此取景的場面,滋味與別不同。 ■星座冰室 地址:尖沙嘴金巴利道16-20號香檳大廈地庫36號舖 查詢:2721 2908

    繼續行程來到尖東站。1980年代是尖東最繁榮的年代,白天人流旺盛,入夜紙醉金迷。香港電影在1980、90年代的輝煌時期,亦留下了不少尖東的片段,當年不少電影甚至以「尖東」命名,如《尖東梟雄》(1985年)、《明月照尖東》(1992年)、《尖東雙虎》(1995年)等。至於最經典的電影場景,Gary認為是1980年代初建成的永安廣場。《警察故事》(1985年)的警察陳家駒(成龍飾)從商場頂層一躍抓着燈飾串滑下5層,俘虜不少影迷;《最佳拍檔》(1982年)的神偷許冠傑駕着電單車,在商場左穿右插,最後撞破商場玻璃逃之夭夭。一踏進仍定格在1980年代的永安廣場,這些為人津津樂道的電影畫面隨時能回味。 ■5號線 班次:8至20分鐘一班,「APP 1933 – KMB.LWB」提供巴士抵達時間 全程車費:...

  2. 2023年10月7日 · 長洲戲院是香港現存的兩所戰前戲院之一,極具歷史價值,亦滿載長洲居民的回憶,在漫長的規劃與復修興建後,戲院與鄰近地方搖身一變成藝文生活空間——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 俯瞰原址–於長洲考古教育中心天台的張保仔觀景台俯瞰長洲戲院原址(圖)。 戲院日後將改建成大型主題餐廳。 (蘇智鑫攝) 模擬考古 體驗文物挖掘. 園區佔地逾38,000平方呎,4大主題區包括長洲文化館、啞鈴資訊中心、1931影棚及銀幕大笪地,糅合長洲傳統活動、藝術文化、本地電影、飲食等多元主題。 若是由新興後街門口進入園區,第一站便可到長洲文化館。 在活化工程期間,園方於附近發掘出3000多件歷史文物,部分歷史更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因此成立「長洲考古教育中心」,進一步推廣歷史教育。

  3. 2023年7月7日 · 英國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自2020年12月起舉行Bags:Inside Out巡迴展覽,透過展示16世紀至現代的藏品,讓觀眾探索手袋設計工藝背後的種種文化與發展。. 近日展覽移師到香港舉行,於太古廣場展出超過240件珍貴展品,讓本地手袋迷大開眼界。. 策 ...

  4. 2023年8月28日 · 2023年經活化後的長洲戲院多元文化園區率先以嶄新面貌呈現大家眼前超過3萬8千呎的園區糅合了長洲傳統活動與名勝本地藝術文化本地電影等多元化主題發展成為包括 長洲文化館 、 啞鈴資訊中心 、 1931影棚、銀幕大笪地 在內的4大主題空間,勢必吸引不同年紀與背景的本地及外地遊客參與場內舉行的各式活動,深入了解長洲獨有的文化歷史傳統。 隨着第一期復修、規劃及興建嶄新多元文化園區完成,長洲戲院即將於8月21日正式試業,將會帶領長洲由太平清醮所塑造成的一年一會全城焦點,轉變成全年文化活動新基地,弘揚長洲本土以至中華的歷史文化。 蛻變後的長洲戲院,將銀幕上的五光十色變成連結教育、旅遊、藝術元素的綜合場地,成為本港一個富有歷史背景、教育、保育、社區、創新體驗的活化藝文生活空間新地標。

  5. 2023年8月30日 · 《一條黃色皺紋》–作者:Alexander Calder,創作年份:1975,規格:金屬片、線、油漆(76.2×83.8×25.4厘米),特色:作品是可放置於平面的立式動態雕塑,採用藝術家常用的經典紅、黃及黑色配置,充滿趣味(拍賣行提供) 相關閲讀: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專訪藝術家李志清、中文科專家蒲葦 分享閱讀唐詩體會 分析大師畫風. 韓新星繪出電影感. 藝壇新星韓國藝術家Yoora Lee的作品同樣值得留意。 她現居洛杉磯,其油畫作品有如電影畫面一般,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主題。 她精心以搖擺的筆觸模仿電視故障或錄像帶的模糊畫面,以用色細緻且柔和的技法表達其思想。 另一名居於洛杉磯的韓裔藝術家Se Oh的陶瓷雕塑,呼應自然界中的抽象形態,呈現出流動、記憶和脆弱。

  6. 2022年12月21日 · 泥珠作品–李美娟測試過不同香港原生土的顏色和質地後,按着泥土特性製造泥珠,並用幼枝串起,嘗試用香港原生土做出作品。(主辦單位提供) 樣本試燒–李美娟測試22個香港原生土樣本的燒製情况,燒製溫度如何影響到顏色和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