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長洲東堤小築 11a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長洲度假屋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1. 东堤小筑(英文:Bela Vista Villa),是一群平房式度假建筑物,物业多数以短期出租为主。 该小筑位于香港离岛区的长洲中部,在长洲天后庙及长洲北帝庙以东,长洲东湾泳滩以西,望东方有西博寮海峡。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地理
    • 人口
    • 社区
    • 经济
    • 学校
    • 文化
    • 交通
    • 著名居民

    香港特区内的一个岛屿

    展开6个同名词条

    长洲(英语:Cheung Cha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的一个岛屿,因状似哑铃而别称哑铃岛(英语:Dumbbell Island),位于大屿山东南方,属于连岛沙洲,北望喜灵洲,其西南方有石鼓洲,距离香港岛西南方约10公里。长洲行政上被划入香港十八区中的离岛区,岛上人口约3万,是离岛区中人烟最稠密的岛屿。长洲对内没有陆上公共交通,基本发展尚算完善,除了有警署、消防局及医院等基本设备外,岛上也有学校、公共屋邨和综合大楼等基础建设。

    长洲是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岛上有不少观光名胜,例如张保仔洞、北帝庙和长洲石刻等;而渡轮码头沿岸一带则海鲜食肆林立。此外,长洲每年均会举办盛大的太平清醮,这项活动是长洲最大型的传统节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参观。岛上设有不少青年旅舍、度假屋,也有欧美式度假旅馆及酒店。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长洲早年历史今已不可考。但是根据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在1970年于长洲东南部发现的长洲石刻,可推断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有先民到达长洲。与香港其他地方发现的史前石刻一样,长洲石刻可能与商朝先民祭祀天气和祈求风平浪静有关。

    最早在明朝的时候,长洲已经发展成为渔船集散的地方。及至清朝乾隆年间发展成为墟市。长洲本为广东省宝安县(旧称新安县)所管辖,可是由于长洲地处偏僻,朝廷鞭长莫及,难于治理,因此在乾隆年间,广东省布政司向当地黄姓大户发出《承垦长洲田莆执照》,将长洲中部土地归黄家所有,并代为管理,惟税收一半须上缴朝廷。

    长洲在乾隆年间得到很大的发展,现时岛上的主要庙宇如北社天后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大石口天后古庙(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西湾天后宫(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及玉虚宫(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都是在那个时候兴建,可以见到当时捕渔业的重要性。

    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在岛上设置长洲汛,由大鹏协水师右营东涌守备派遣驻右哨头司把总及外委各一名,并且率领45名守兵驻守当地。及至同治年间,长洲商业兴旺,粤海关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岛上设立关口征取厘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与英国订立《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长洲在内的200多个离岛及新界租予英国99年,长洲遂成为了英属香港之一部份。

    英国接管后,原本属于黄氏的土地业权继续获得港府承认,但岛上其余土地悉数列为皇室官地。港府在1907年设立理民府管辖新界及离岛地区,为了方便执行及落实地方事务、领导乡民,以及与理民府建立沟通渠道,长洲岛民又设立选举,每两年选出四位总理,以作为居民代表。在1919年,港府曾在长洲中部立界石15块,以划出外籍人士专享的高尚住宅区域,但这些界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失去法律效力,在1980年代,古物古迹办事处等曾派员寻找长洲界石,迄今只寻回其中10块。

    在1941年至1945年的日据时期,长洲随香港全境落入日本手中。日军曾经在长洲官立中学一址设立总部。为了维持和平,日军又以长洲维持会取代旧有选举,作为长洲的地方管理组职。在1945年香港重光后,长洲维持会旋即被港府解散,而地方事务的执行工作则先后由居民协会及华商会所负责。然而,由于长洲在战后急速发展,原有的理民府附设机构已不能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有见及此,理民府早于1955年令华商会所参与发展地方行政;到1961年,理民府更将权力移交至新成立的独立法定组织长洲乡事委员会,由此退出长洲的地方行政管理事务。虽然如此,港府曾在1969年专门分拆出离岛理民府,作为官民沟通渠道;而时至今日,长洲岛民如需要联络官员,可前往位于香港岛中环的离岛民政事务署。

    长洲位于大屿山及南丫岛之间,面积约2.46平方公里,距离香港岛西南部大约10公里。长洲东面有西博寮海峡与南丫岛相隔开,而西面和北面亦隔着北长洲海峡,与大屿山和喜灵洲相对望。长洲以南是南中国海,再远一点是担杆群岛。

    在地理学上,长洲原本是两个小岛,但是受到岛屿形状及季候风影响,海浪将海沙带到两岛之端,形成沙咀。经过千万年来日积月累的沉积,两条沙咀不断延长,最终连接起来,形成连岛沙洲。正因如此,现今长洲南、北的形状阔而大,但中部则窄而长,形状呈哑铃状,故长洲又称作哑铃岛。

    长洲南、北本为小岛,因此地质由花岗岩构成;至于中部由海洋沉积物组成,属于地表沉积物;正因为此原故,加上受到乡村条例所监管,所以长洲大部分的建筑物均只有3层高。长洲南、北皆山丘,中部为平坦土地,北部山丘较高,最高点有95米高。

    西湾长年风平浪静,因此成为了天然的避风塘,而长洲码头亦设于西湾。至于东湾则长年因海浪带来沉积物,而形成了著名的东湾泳滩。除了东湾泳滩外,长洲其他主要的沙滩则座落于西湾、观音湾、大鬼湾和东湾仔等地,但这些沙滩较细小、沙质较逊、位置亦要比东湾偏僻。在长洲西南的𫚙鱼湾和白鰽湾,以及南部及东南部一带,由于海浪较大,亦以满布奇石闻名。较著名的奇石有五行石、龙王石、鳗鱼石、坦克石、花瓶石和人头石等等,故当地又名长洲趣石林。

    香港开埠初期,长洲约有600余户,及至长洲在1898年租借英国,陆上居住人口约为3,000人,艇户人口也有近5,000人;及至1930年代,人口仍维持在7,000人左右。在日本占领香港前,曾一度有大量难民涌入长洲,使人口突破10,000。长洲人口虽然在日据时期有所回落,但香港重光以后,难民再度涌入,使人口再一次超过10,000人。长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不断上升,至1990年代时达至高峰的40,000人,此后人口回落,在2000年代跌至大约30,000人。根据政府于2006年进行的《中期人口普查》,长洲陆上人口则为24,312人,是离岛区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岛。

    截至2006年,长洲华人约占总人口的95.58%,其他亚裔人士及外籍人士占总人口的不足百分之5。当地华人人口绝大多数说广东话,并且来自本地(旧称宝安县)、东莞、四邑和惠阳及潮州四大地区。除此之外,也有来自各地定居的艇户及商旅。当地有一黄姓大族,在岛上拥有不少土地。

    根据政府于2006年进行的《中期人口普查》,长洲居民依次以居住村屋、公共屋邨、传统村屋及私人楼宇为主,另外还有艇户等等。为了安置艇户,长洲最早于1960年兴建圆桌第一村,后来又于1967年至1972年兴建圆桌二、三村、信义第一、二村、应善良美经援村和自助美经援村。后在1984年及2001年,政府又兴建了长贵邨和雅宁苑两个公共屋邨,以徙置岛上居民。

    长洲虽小,但岛上社区设施齐全。现时岛上有一所长洲市政大厦,入面置有街市等社区设施,另外,岛上还有邮政局、一所建于1913年的长洲分区警署,以及启用于1934年的长洲医院(又称圣约翰医院)。长洲本来还有一所开办于1906年的方便医院,但已于1988年停用。在教育方面,除了有1908年创校的长洲官立学校外,其他学校还包括长洲渔会公学(已在2009年停辨)、长洲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和建道神学院等等。

    传统上,长洲岛民以捕鱼为生,因此渔业曾经为当地的主要经济命脉。由于捕渔业的繁盛,当地的造船业及渔业制造业亦曾随之而兴。相反,长洲山多平地少,加上水源缺乏,因此当地一直难以发展农业。此外,长洲的传统经济活动还包括食品加工业,当中又以咸鱼和虾膏最为普遍。

    随着经济转型,自1970年代开始,旅游业渐渐成为长洲的主要经济支柱。不过,在19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当地的主要出租度假屋东堤小筑发生连串烧炭自杀事件,使度假屋及旅游业务一度受到打击。事后,当地的旅游业慢慢转营,令长洲成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热点。

    •中学

    •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

    •长洲官立中学

    •明爱圣保禄中学(已停办)

    •明爱陈震夏郊野学园

    小学

    旅游名胜

    长洲拥有不少著名的旅游名胜,其中位于东湾华威酒店旁的长洲石刻更是香港法定古迹之一。此外,岛内的庙宇亦多不胜数,除了有一所大型的玉虚宫外,还有四所天后庙,分别是北社天后古庙、南氹天后古庙、大石口天后古庙和西湾天后宫。长洲另外亦有一所洪圣古庙(嘉庆十八年,1813年)、一所水月宫(创建年份不明)和建于1973年的关公忠义亭。 其他著名名胜,还包括前述的张保仔洞和东湾泳滩;以及长洲趣石林、豫章草庐(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大石口的义冢(同治十二年,1873年)及摩崖石刻(约20世纪初)、方便医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山顶地界石(1919年)和东南面的小长城等等。在西湾长洲码头一带,则布满海鲜食肆。

    传统节日

    除了香港的公众假期外,长洲保留了不少庆祝传统节日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长洲的天后诞订于农历三月十八,比其他地方的三月廿三早五天。长洲的传统节日包括:

    长洲太平清醮

    长洲太平清醮来源于长洲另一段重要的历史。据闻在清代乾隆年间,长洲发生严重瘟疫,后来居民得到玄天上帝指引,延僧设坛,超渡亡魂,并捧神像游行,瘟疫才告平息。自此以后,为了酬谢神恩,长洲居民每年农历四月都会举办太平清醮,并在今玉虚宫外建醮庆祝。 时至今日,长洲太平清醮已成为当地每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并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到访参观,把长洲挤得水泄不通。一般而言,在日间,长洲会有会景巡游、醒狮及麒麟表演,以及飘色巡游等等;到午夜时份在玉虚宫外更有声势浩大的抢包山活动。据称,吃到包山上的平安包,将可保一年平安。 抢包山活动在1978年曾因为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经官民交涉后,抢包山活动才告重新恢复。 此外,在打醮期间,居民不可杀生,所以长洲当天只会有素食供应。即使是岛上的连锁快餐店麦当劳也不例外,只供应香菇包、薯条和苹果派等无肉之食物。

    除了提供予安老院的电动小型车辆运输服务及紧急服务车辆如消防车、警察车和救护车外,长洲没有其他陆上公共交通服务,对外交通则完全依靠渡轮:

    新渡轮

    •长洲─中环线:24小时往返长洲至中环之间。

    •横水渡线:途经坪洲─梅窝─芝麻湾─长洲。

    •街渡

    •来往长洲公众码头及长洲西南面的西湾美经援村(近张保仔洞)。

    李丽珊:著名滑浪风帆运动员,在1996年阿特兰大奥运会为香港夺得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

    黎根:李丽珊的舅父和滑浪风帆启蒙老师。

    韩森:殖民地时代四大华探长之一。

    吕君博:殖民地时代四大探长之一吕乐的父亲,长洲有路德会吕君博幼儿园以之命名。

    梁乃鹏:毕业于香港大学,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兼执行董事、九龙巴士及载通国际董事局主席,香港城市大学副校监。

    梁乃江:1954年毕业于长洲官立中学,考上湾仔书院的英文班,196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75年开创玛嘉烈医院儿科部,现为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主席,获香港特区政府颁赠铜紫荆星章

  2. Ap Lei Chau Estate. 地 点. 香港 南区 鸭脷 北部. 性 质. 公共屋邨 之一. 维修情况. 1998年 粉饰利怡楼,利添楼大厦外墙,以浅粉绿色及深粉绿色为 主调 。 2007年 2月,粉饰利泽楼,利宁楼,利褔楼,利满楼外墙,以浅粉红色及深粉红色为主调。 2007年 3月,更换邨内全部大厦大堂的地板。 鸭脷邨 (Ap Lei Chau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香港南区鸭脷北部,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管理, 该屋邨所有住宅大厦的2楼及最顶层都没有升降机到达。 鸭脷岛上之居民多简称鸭脷邨为“西邨”(而将利东邨称为“东邨”)。

  3. 中文名. 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工程. 建成时间. 1970年. 闽江 是福建省第一大江,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全流域内如遇3天平均降雨250~300毫米,下游就会发生大洪水。 民国6年 (1917年),曾有有识之士提出筑堤浚河的设想,但未能实施。 1965年,盖山防洪堤进行改扩建,分成盖山南、北堤。 1969年,由于北港北岸防洪堤堤线外移,改为修建鳌峰洲至魁岐九孔水闸。 同时南台岛的城门南、北堤和北港北岸的魁岐防洪堤相继建成。 至1970年,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体系基本完成,共建14条防洪堤,总长107.39公里,其中:土堤103.07公里,石 (砼)堤4.32公里,水闸52座93孔,涵洞40座40孔,旱闸133座166孔。

  4. 简介. 曾萦水 [1-3],位列明湖新八景 [4]之一 [2]。. 景点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东岸,连接南丰桥与南丰祠,占地19950平方米,上杨柳垂阴,百花飘香,两侧波涛阵阵 [3],湖水萦岸。. 曾始建于宋代,由文学家曾巩修筑,原名百花。. 曾萦水与 ...

  5. 禹洲溪堤尚城项目位处同安影视城北侧,产品涵盖SOHO、高层、别墅、花园洋房等。. 社区规划有双语幼儿园、文化酒店、影视展览馆、艺术馆和近4万平米的商业体系。.

  6. 编辑. 东堤湾内有2000平方米的私家幼儿园,为住户子女提供优等的学前育。. 别具特色的东堤湾中央庭园,由世界级著名怡景师贝尔高林"Bell Collins"主理;沿着维也纳的音乐主题。. 偌大的小区绿化,变成一个音乐 园林 。. 从高层的瞰一窥整个中心 庭园 ,看到 ...

  1. 相關搜尋

    長洲東堤小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