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30日 · 《ET財智TALK》請來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保險科技委員會聯席主席陳敏思,以業界人士的角度,帶大家深入探索本港金融科技生態圈,以及分享行內下一波發展重點。

  2. 2021年8月31日 · 《ET財智TALK》請來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保險科技委員會聯席主席陳敏思,以業界人士的角度,帶大家深入探索本港金融科技生態圈,以及分享行內下一波發展重點。

  3. 2024年4月15日 ·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4/15 08:45. 最後更新: 2024/04/15 10:42. 分享: Fundstrat研究主管Tom Lee認為,CPI報告的詳細數字,仍顯示通脹有機會下降,不能抹殺6月減息的可能性。 上周三美國公布CPI數據勝預期後,大部分的人以為6月減息無望,更陸續有大型銀行推遲首次減息預期至12月。 Fundstrat研究主管Tom Lee認為,CPI報告的詳細數字,仍顯示通脹有機會下降,不能抹殺6月減息的可能性。 減息的時點對於高息產品的部署至關重要。 利率期貨顯示,6月減息機會率重新升越3成,上周一度不足2成; 7月減息機會亦再次超越5成。 投資者應利用通脹引發的市場拋售而買進股票。 預期減息延後推低美股. Tom Lee︰買入時機.

  4. 2024年5月1日 · 在財富增值路上,讓自己收入增加是最好的理財方法之一。 但有報告指出,不少僱主為降低成本,採取了「提供誇大職稱」的策略,這情況在香港及大中華區較為常見,但只會造成反效果,導致公司內部效率低和不公平,並可能最終導致員工流失。 報告指,大中華區僱主常誇大職稱以降低成本; 香港六成的年輕員工期望12-18個月內可以晉升; 七成員工表示新的職稱無法使他們留在公司。 「負責人」或「經理」經驗要求不超過兩年. 專業招聘機華德士 (Robert Walters)指出,職稱膨脹現象在香港及大中華區較爲常見,這是在經濟不確定的背景下,僱主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為吸引和留住人才而提供誇大的職位名稱,這種做法往往並不需要相應的經驗、技能或者匹配的薪資。

  5. 2019年2月28日 · 據政府消息指,該幾名人士分別是即將退休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利豐集團榮譽主席馮國經、經濟學家劉遵義,以及滙豐銀行副主席王冬勝。 問:政府如何規管「未來基金」? 答:「未來基金」會受現行有關外滙基金投資管理制度所規範,以及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的監察。 另一方面,金管局須每年一次就「未來基金」的資產分布,諮詢財政司司長以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欄名 : 財政預算案201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27日)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詳情,提及為了進一步善用「未來基金」,會與幾位資深財經界人士,研究如何作更多元化投資,爭取較高回報。 同時亦有市民批評政府的「派糖」措施未能即時紓.

  6. 2023年12月29日 · 近日,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剛在書展推出了新書《是旦主義》,鼓勵大家學會「放下」,對於人生難題,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提倡的「是旦」,不是對每件事情都漫不經心,而是想大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對待事情保持平常心,減少悲觀和抑鬱的負面情緒。 追求完美沒有錯,但在現實社會中,每件事都很難做到完美,而追求完美的心理,將令人在做任何事都想萬事俱全,即使自己目標想實現,都想等到做好周全準備再開始,然後永遠停留在準備階段。 面對理財時,很多人也是這樣,永遠都在做準備,而從來沒有踏出一步,任由財務失衡及負債增加。 「是旦主義」包含的三大重點: 接受真實的自己(acceptance) 解決不了就放下(jump over the problem) 活在當下(mindful life)

  7. 2020年12月18日 · 黎諾懿出身於基層家庭,父親因病逝世後,母親獨力撫養3個兒子長大,曾因經濟問題而申領綜援,令他了解儲蓄的重要。 他不諱言錢非常重要,但他奉行「應使則使」原則,既不會胡亂揮霍,也不會過份節儉地生活,亦不主張先使未來錢,「(我)沒有拖欠過(信用)卡數……可能你現在問我如何借錢,我也不知如何借,我沒有借過錢。 炒股損手 反思「輸錢皆因贏錢起」 談起投資,黎諾懿對港股、美股、外幣以至債券都有認識,認為投資應量力而為,但他年輕時候在投資市場亦交了不少「學費」。 年少時,黎諾懿曾在股票市場虧損近百萬元,這次經歷讓他日後投資上更審慎。 「年輕時候都喜歡用最少的錢賺最多的錢,當時很流行消息股或者仙股,可能幾仙買回來後來升至1、2元。 」黎諾懿沒想到這些贏錢的經歷反倒成了輸錢的契機,更讓他曾損失近百萬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